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1版:要闻

清华大学为杨振宁百岁庆生,现场青年学子看见科学家的品味

愿觅一友共同途

总有一种人生,值得我们再三感怀

2021年9月22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
杨振宁(右)和邓稼先(资料照片)
1971年,邓稼先给杨振宁的信
上世纪40年代末,杨振宁(左)和邓稼先在美国治学

  清华大学为杨振宁百岁庆生,现场青年学子看见科学家的品味

  愿觅一友共同途

  总有一种人生,值得我们再三感怀

  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

  在这次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讲话。

  为什么会用这样一个标题?这和杨振宁先生的好友,也是中国“两弹元勋”的邓稼先,有着极深的渊源。

  他的百岁生日

  却说起邓稼先的一封信

  1971年,杨振宁首次访问新中国:当时除了看望住院的父亲,他还见了很多亲戚和朋友,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他最亲近的朋友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是杨振宁中学、大学、在美国的知心朋友,更是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研究设计工作的“两弹元勋”。

  杨振宁当时访问了四个星期,在他离开祖国之前,邓稼先给杨振宁写了一封长信,在这封信的末尾,邓稼先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这次在北京见到你,时间虽然不长,但每天晚上回来后心情总是不很平静,从小在一起,各个时期的情景,总是涌上心头。这次送你走后,心里自然有些惜别之感。和你见面几次,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东西似的,细想起来心里总是有“友行千里心担忧”的感觉。因此心里总是盼望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杨振宁在前日的讲话中提到,1971年的自己,并没看懂这句话,但50年之后,年届百岁的他说——

  这封信后边还有几段显示得很清楚,他在那几个礼拜里跟我见过好多次,他有想跟我说的话说不出来,所以他在信的尾巴上描述了一下他想要跟我讲什么,可是不知道怎么讲。在这个信的最后他这样给了我一个期望,是“但愿人长久”,他把“千里共婵娟”改了一下,变成“千里共同途”,当时我看了信以后没有看懂这句话。“千里共同途”是什么意思呢?我后来想了想,知道这是一个很深的意思。

  最近这个信发表了以后,仔细看了以后,我觉得今天五十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青年学生一早赶去现场聆听

  “杨振宁”是一个镶着金边的名字

  昨天上午,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继续在清华大学进行。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1957年,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2003年起,杨振宁回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连线了研讨会的参与者。刘羿佟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大四学生,虽是一个从高中毕业后再没接触过物理的文科生,但“杨振宁”这个镶着金边的名字,让她一早就赶到清华大礼堂。

  (下转2版)


钱江晚报 要闻 a0001 愿觅一友共同途 2021-09-24 钱江晚报2021-09-2400020;钱江晚报2021-09-2400021;钱江晚报2021-09-2400025;钱江晚报2021-09-2400033;钱江晚报2021-09-2400022;钱江晚报2021-09-2400027;23135402;23135400 2 2021年09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