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宋瓷
龙泉青瓷凤耳瓶
◆推荐人:浙江省博物馆陶瓷部 杜昊
南宋龙泉 青瓷凤耳瓶 |
浙博宋瓷
龙泉青瓷凤耳瓶
◆推荐人:浙江省博物馆陶瓷部 杜昊
花器是家家户户的日用品
这件凤耳瓶是1983年在松阳县西屏镇道班工地出土的,现藏于松阳县博物馆,国家一级甲等文物,正在省博“碧玉流光——龙泉青瓷制釉技艺古今对比展”上展出。
它身形优美,拥有黄金比例,胎质精良,釉色绝佳。这种长颈瓶,在汝窑、南宋官窑中多有发现,但以贴塑手法,将凤或鱼作两耳者,仅见于龙泉窑。
南宋龙泉青瓷凤耳瓶的造型由宋代流行的纸槌瓶演变而来,纸槌瓶就是花器。
宋人追求雅精的品质生活。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提到“四般闲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凤耳瓶正契合了当时的社会风尚。
而这股潮流是由皇室引领起来的。每逢花季,临安后苑都要“妆点一新”,用名贵的器皿簇插珍品牡丹等鲜花,陈列于宫禁,供人观赏。
士大夫也是以插花为时尚。就连文人出游,桌几是一定要带的,因为要“列炉焚香、置瓶插花,以供清赏”。
寻常人家也爱插花。
《夷坚志》提到一名爱花成痴的女子:“临安丰乐桥侧,开机坊周五家,有女颇美姿容,尝闻市外卖花声,出户视之,花鲜妍艳丽,非常时所见者比,乃多与,直悉买之,遍插于房栊间,往来谛玩,目不暂释,”
路边小店也以插花为装饰,杨万里的诗有写“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
在这样大的需求之下,南宋中晚期,龙泉青瓷制作技艺更是登峰造极,生产技术和审美品味和谐统一,类玉的质感达到妙若天成的艺术境界。
釉之青色,也并非单一,些微之差就是变幻万千:薄胎厚釉的烧制技术,使得龙泉窑创烧出了粉青、梅子青的经典釉色——这件凤耳瓶,更是以其温润如玉的粉青釉和青绿莹润的梅子青釉,令人叹为观止。
本报记者 章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