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睛定期体检了吗
连续三天,浙二眼底病专家跟你“健”面聊容易忽视的视觉问题
扫小时新闻二维码抢鲜观看
本报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金薇薇
入秋后不少人眼睛容易出现干涩疼痛、流眼泪等不良症状,关于眼病,白内障、青光眼可能耳熟能详,眼底病大多知之甚少。眼底病不仅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远离眼底病带来的致盲危害,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与康弘药业推出眼底云诊室栏目,扫一扫小时二维码可以看到浙二眼科专家的科普内容。
六旬大妈连续把月饼当主食
导致视力减退
刚过了中秋,子女送来的月饼,眼见一家人没有吃掉几个,家住杭州的吴大妈就把剩下的月饼当起了主食。“午饭就吃月饼啊?”“子女不在,饭菜随便弄弄,月饼没吃完总不能浪费的……”
吴大妈眼睛不太舒服,来到浙二眼科就诊,“医生我是不是白内障啊,这段时间看东西模模糊糊的?”一问得知大妈有十余年的糖尿病史,最近连续吃月饼,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主任医师翁燕心中就有数了,检查发现,吴大妈眼底果然出现了病变。
“不少糖尿病病人平时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每逢过节想着偶尔吃几顿没问题,就容易饮食不节制,出现视力问题了才焦急地来医院就诊,患者往往也很难把自己的糖尿病和视力联想到一起,以为是熬夜聚会没休息好、用眼过度了,却没想到面临着失明的风险。”翁燕说。
人的眼睛尤其是视网膜,有丰富的微血管,糖尿病作为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容易破坏微血管,累及眼底视网膜,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
“像吴大妈这样,自己发现视力大大减退了的时候,糖网在临床上往往已经进展到中后段了。”翁燕说,患有糖尿病5~10年及以上的患者,从他们的眼底照片中,常能看到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等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到了后期,严重的玻璃体积血如一层血色的屏障挡在视网膜前,阻挡了光线的透入,就会直接影响视物功能。反复的出血-吸收-再出血,会在眼内形成纤维条索,牵拉视网膜,形成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
翁燕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对付这种眼疾,早期干预尤为重要,平时要重视眼底检查。
看不清电话号码,容易摔倒
可能你的黄斑出了问题
杭州64岁的胡大妈最近从自家小区楼道里一脚踩空,摔了下来。腿伤刚好,女儿就赶忙带着母亲来浙二眼科中心检查眼睛。“医生,我妈老说自己看东西模糊,之前觉得老年人白内障拖一拖又不要紧的。前阵子摔跤在家养了很久,我又不能时时在她身边,就怕下次再摔出个大问题来,不放心啊。”
每天早上去西湖边散步,是胡大妈雷打不动的习惯,最近几年她觉得眼睛看东西模糊。那天和往常一样出门,看楼梯有些变形,没想到一脚下去直接踩空,沿着阶梯摔了下去。
“当下痛到站不起来,觉得盆骨也伤了、脚踝也扭到了,”胡大妈说,手机就在身边,想给女儿打电话,不知是不是太着急,拨出去的号码也看不清楚,是邻居把她送到医院的。
浙二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叶盼盼在检查完后解释,胡大姐的眼睛是得了老年性黄斑变性,一般这种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多人平时来眼科,比较熟悉的就是白内障、青光眼,对黄斑变性这个眼底疾病并不了解,事实上,它是老年人三大致盲元凶之一。”叶盼盼说。
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心地带,当发生黄斑变性时,会形成异常的新生血管及渗出,破坏黄斑的正常结构。新生血管形成期间,患者会出现阅读困难,视物变形等情况。不及时治疗,视力会快速下降甚至失明。
“黄斑变性目前不能根治,但是早期可以通过眼内注射药物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减少出血和渗出的情况。作为目前一线的治疗方式,抗VEGF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进行药物治疗打完前三针后,一般需要每月进行复诊,一年后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再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30岁男子打游戏结膜充血
更危险的在“后头”
平时工作压力大,每天睡前都喜欢躺在床上打游戏,有时候一打就是连着四五个小时。30岁的小吴说自己最近双眼视力下降,上班对着电脑时不时会有黑影在眼前出现。“可能是用眼有点多,对着镜子看眼球上有很多的红血丝。”
小吴平时不怎么注意,双眼600多度的近视,近期感觉戴着眼镜看东西变模糊了,想去医院检查一下,重新配个镜片。
浙二眼科中心的李谨予医生检查后发现,小吴不只是近视度数加深、眼表充血那么简单,而是高度近视引起了视网膜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等问题。
“很多人以为高度近视只是度数比较高而已,不会把它和眼底疾病联想到一块。”李谨予说,“高度近视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年轻人群中非常常见的致盲因素。”
约40%的高度近视患者会伴发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一旦完善眼底检查并确诊后,可以采用眼内注射药物的方案来进行治疗,并需要长期随访。
李谨予医生提醒,近视大于600度的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底检查,少看电子产品,避免非常剧烈的运动。
以上三位专家的眼底云诊室已经在小时新闻-大健康频道陆续上线,扫码进入朗沐教育专区观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