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3天的采访,本报记者感受到——
陕西的小考很不错
杭州明年更有奔头
本报记者 曹林波
久违的热闹赛场。 本报记者 王建龙 摄 |
在西安忙碌了两周,没有觉得日子快慢,直到看着朋友圈里大家拍着大合影说着感谢词,我才突然意识到,陕西全运会已经要结束了。
无论是对过了一个甲子年的全运会历史,还是记者自身职业体验来说,这都是一届特殊的全运会。它的意义在于实战演习,为明年开年的北京冬奥和秋天的杭州亚运模拟考。
防疫
这届全运会的重中之重是防疫,这一点,贯穿始末,比东京奥运会有过之无不及。
抵达西安的每一名记者都能感受到当地对防疫的重视,不管是坐高铁还是坐飞机来的,都有专门人员接待,走专门通道,场馆到媒体村两点一线,严格保证在封闭区域里媒体工作者的安全。
从落地开始,记者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四码全绿”——这是赛事期间,往返媒体村和赛场之间的最重要条件,指的是在全运会特别使用的通行码“全运通”里,需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新冠疫苗完成两针、连续健康打卡、还有防疫健康未见异常这四项全部都完成,形成绿码才能通行。
整个全运会期间,天天要打卡,隔48小时做一次核酸检测。记者就看到过有忘记测核酸的“马大哈”记者,晚上回来时核酸码变灰了,就只能在村口待上5个小时,到凌晨核酸结果出来才能进村。
我与去东京奥运会采访的同事宗倩倩连线做疫情的横向对比,从随手拍的图中看,到处是消毒洗手液,口罩、消毒湿纸巾管够,还引发了她一阵感慨:“口罩也提供啊,东京的时候我们都要自己准备的。”
和东京奥运一样严格受限的是赛后采访,运动员除了在混合采访区有机会问几句,完全没有其他接触机会。记者活动区域全封闭,以往想随便找几个当地观众聊几句,现在也无法直接接触。记者在游泳比赛第一天的稿子里写了个大学生观众,那是在游泳馆入口处,像地铁站站内站外一样,隔着一面玻璃墙,用大嗓门喊出来的采访。
想到明年的亚运会,40多个亚洲国家的运动员都要来杭州做客,如果疫情常态化,届时防疫任务比全运会压力大得多。怎样让运动员、记者们在遵守防疫秩序的前提下更好地比赛和工作,提升参与感和体验感,是留给后面大赛组织者的考验。不过这点我也充满了信心和自豪,因为看过了全运会的组织执行能力,以及所有人的理解,我就知道我们这个国家只要上下一心,没什么事干不成。
历时13天的采访,本报记者感受到——
陕西的小考很不错
杭州明年更有奔头
观众
这次陕西全运会大部分赛事都向观众开放售票。当然赛场依然有着严格的规定:所有进场的观众需在观赛前14天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并提供赛前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是这没有阻挡大家现场观看比赛的热情。
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水、篮球……这些项目的看台人头攒动,喊声震天,目睹现场的记者都忍不住感叹一句:“好像一切都回来了,生活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
几乎所有从东京奥运会回来的运动员都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打奥运会和全运会有什么不同?”所有运动员的第一反应就是:“奥运会没观众啊,全运会有观众了,他们的呐喊助威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动力。”
观众重回体育场,也是生活回归的一个重要标识。一届全国最高规格的运动会,一届有观众的全运会,展示了中国人在疫情面前的团结一心,以及由此带来难得的有序日常。
而全运会满满当当的看台也是奥运会的热度延续,大家看到全红婵、樊振东、杨舒予这样的明星选手,吸引了很多体育迷来到陕西,让全运会成为了大型追星现场。我们也有理由期待明年的杭州亚运会,赛场与观众席,场内与场外,会继续刮起青春风暴,会涌现更新潮的体育流行文化,成为层出不穷的热搜话题。
服务
一届大赛办得好不好,记者们的评价至关重要。在陕西,我享受到了很多难忘的服务。比如在铜川赛区的媒体工作间,服务无微不至。一位媒体主管社交能力极强,能从班车路线讲到陕西地貌,从工作间提供的水果讲到铜川的特产。在他感染下,工作间的志愿者无论是送盒饭还是提供数据资料,都会抢先一步,热情到记者都有些招架不住。
虽然铜川赛区的硬件算不上各大场馆里最好的,工作室并不大,但是这种人性化的贴身服务,展现了三秦人民的淳朴民风,为记者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让我印象深刻。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疏漏。全运会一些项目分散在西安以外的各个赛区,交通不便、组委会安排的班车又没有及时调整,使得我们这些想出门的记者一脸问号。
比如最热门的田径比赛后,就发生班车不及时或车辆运力不足,造成记者滞留的情况。这些都是一届大赛中动态发生的变化,赛前不一定预估得到,但如果有了应急机制,就能很大程度挽回影响。
在体育圈,一直把全运会、亚运会和奥运会比作“小考”“中考”和“大考”。这一次的“小考”结束后,大家自然而然会把目光投向杭州,展望在一年之后将要进行的亚运会。在即将告别陕西全运会的时候,虽然有惜别之意,但是大家在说再见的同时,都不忘加上一句“明年杭州亚运会再见。”于是,就有了新的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