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学钢琴,42岁临习一千遍《兰亭集序》,45岁学篆刻
哪来时间做这么多事情
五十八岁的老斯说,那就四点起床呗
本报记者 章然
斯多林在钢琴上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
篆、行、楷三种字体刻在同一方石上 |
40岁开始学习钢琴、42岁开始临习一千遍《兰亭集序》、45岁开始篆刻……
今年58岁的斯多林说他很开心,因为他已经实现了人生的五个梦想——“作家梦”、“记者梦”、“篆刻梦”、“书法梦”、“钢琴梦”。
中秋刚刚过去,斯多林又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事:在一方18斤重的青田印石上,他历时8个月,用三种字体篆刻成功《兰亭集序》。篆、行、楷三种字体刻在同一方石上,业内人士评价说“很难得”。
没有书法基础
他却决定临习千遍《兰亭集序》
“老铁路”斯多林第一次“出名”,是他发的一个誓言。
2007年,斯多林再临兰亭,被《兰亭集序》的美深深震撼,没有书法基础的他,想要通过临习千遍的“笨方法”,表达自己对书法的热爱和提升书法技艺。
2018年,斯多林在绍兴兰亭,临习完千遍《兰亭集序》,完成了他的誓言。
篆刻,斯多林是从45岁开始学的。“当时正在临摹兰亭集序,想着要是能把《兰亭集序》刻在石头上,流传下去,该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
一开始,还只是试着刻字到小方印上:最初,刻下永和九年几个字,而后再刻下《兰亭集序》其他的文字,一点一点积累。
时间流逝,篆刻的功力也在增加。将一方印石固定好,用小刀上下磋磨,活灵活现的几个字跃然石上。
几分钟,两三个字已经篆刻好了。这一会儿时间,展现的是他的基本功。家里摆放的上千幅印石,则说明着背后的勤奋与用功。
2019年,斯多林对自己的篆刻水平有了一定的自信,便着手实现篆刻创新:用篆体、行书、楷书三种字体,将《兰亭集序》全文篆刻到一方石头上。
他买了四块巨印,每一块18斤重、边长14.5厘米。当时,仍担任铁路重要职位的斯多林工作很忙,加班也是常态。
凌晨4点起床
每天早晨刻三个小时雷打不动
怎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完成自己的文艺梦想?斯多林选择了早起。
斯多林晚上10点左右入睡,凌晨4点钟就起床了。
书房临近钱塘江,窗外的涛涛江水风景宜人。斯多林的习惯是站在窗边深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脑袋放空之后,坐在书桌边开始一丝不苟地篆刻。
不急不徐,认认真真完成。在斯多林看来,每一笔,都是对王羲之作品的致敬和尊重。
刻到7点,斯多林收拾完东西,准备出发去上班。斯多林不论在杭州还是在诸暨,他都坚持不懈地遵循这个习惯。“可以说是印随人走,遇到休息天,我就把印石带到杭州。工作了,我又把这18斤重的石印带回诸暨。”
中秋之夜,历时8个多月,篆行楷三体刻于一方石的作品,终于宣告完成。
不急不躁不徐不乱
“压力山大”的日子被他过出诗意
在斯多林的书房里,除了篆刻的几方印石,还有很多书籍,其中不乏斯多林本人创作的。
“我有人生的五个梦想——‘作家梦’、‘记者梦’、‘篆刻梦’、‘书法梦’、‘钢琴梦’。”斯多林说,这些梦想,最近几年一一实现了。
手指在琴键上飞舞,斯多林在钢琴上弹奏出美妙的乐曲,“之前我还担心自己手指不够长,但是,真正开始弹的时候,发现并不受影响。”
斯多林创作的众多作品中,他特别喜欢其中一本,是写给女儿的。“我会在公交车、火车上利用碎片时间写新闻稿、文学稿、设计印稿等,即使去韩国参加世界儿童文学大会,也带着纸笔墨临习《兰亭集序》和写作。”斯多林说,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五个梦想,听起来很难,“事实上,我开始业余爱好的年纪,是人生中压力很大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但业余爱好反而将很多压力缓解。日子过成了诗意地栖居,心情越来越舒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