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让自律成为你的生活方式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每天早上5点半,杭州墩西社区紫金西苑的“了不起晨跑队”就出动了。迎着晨曦,大家在小区的绿道上,跑出一圈圈“心”形轨迹。紫金西苑住了很多浙江大学教职工,所以晨跑队的大多数成员是大学女老师。如无意外,她们每天跑5公里,5:30集合,5:35开跑,小雨打伞,大雨则在地库。她们早睡早起,晚上10点睡觉是目标,11点是底线……
在很多人看来,这很不容易坚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渐大,身体不如以前,要不要自律,这样的自律能不能做到?对此,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评论员们有自己的看法——
人到中年,让自律成为你的生活方式
余生珍贵,最好的出路是自律
本报评论员陈江:自律本质上是对自我的调节和控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人到中年,自感身体和精力大不如从前,坚持什么,放弃什么,都是对自我进行一种调节和控制,比如每天坚持一项运动,每天傍晚遛狗一小时,每晚坚持睡前阅读半小时等,都是发自内心的生命觉悟——余生越来越短,真的挥霍不起,唯有自律,方能自救。
生命中那些不可肆意挥霍的东西,源于人们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尊重,源于对生命质量的渴望和追求。中年人可能会发自内心地觉得:最重要的是家人,最珍贵的是健康,最留不住的是时间。因此有了长时间的坚持,马上行动的效率,对自我的约束,就此唤起新的生命活力。
一件小事,因为自律,悄然改变人生;一件大事,因为自律,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至中途,余生珍贵,最好的出路是自律,如是,活出勇敢和坚定,活出真实和无畏。
人需自律,但也无需将自律拔得过高
本报评论员高路:我特别认同燕子的这段话,她说:“跑步是个长期的事,想要在短期内达到目的(比如减肥)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把跑步当做每天的出勤,是非常有效的自我管理、锻炼意志力、跟自己内心磨合的过程,慢慢你会找到喜欢的自己。”
人都有惰性,对跑步这样的运动,除了身体抗拒,更大的阻力来自于精神层面。心理会本能地抵触这种时间长又比较单调的运动,所以确保身心愉悦很重要。
少一点功利色彩,把自律当成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身心愉悦大有好处。
也别给自己附加过多的精神负担,别将自律拔得过高,把它与人的品质或者道德捆绑。自律自然是需要毅力的,但如果一件事需要超越常人的毅力、勤奋和努力才能坚持下去,需要拼尽全力,就难免会有巨大的精神压力,这恰恰有违健身的初衷。健身应该是快乐的,有趣的,具有可持续性的。
人到中年,任性不起
本报评论员项向荣:看见白酒,不顾自己正在吃药,忍不住抿几口;看见血蚶,觉得这美味不能错过,遂又不顾尿酸偏高,大快朵颐一番。这一切过后,又捶胸顿足,决心下次再也不犯这些快乐的错误。中年人常常在快乐的取舍上首鼠两端而忘了自律。
没错,人是为快乐而活的高级动物。但是,快乐的蛋糕会大到没有边际吗?不可能。不顾正在吃药而喝白酒,那么病情的治愈自然会成问题,以后能喝酒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吃海鲜,固然满足了当时的口腹之欲,但是以后呢?这样的欲望反倒会越来越难实现。而假如你能自律一点,反倒可能让快乐更延长一点,虽然这每次的快乐可能意犹未尽,但至少还有下次尽兴的机会。
人到中年,不再年轻,更应当看清这一点。多些自律,留住青山,快乐才能长驻,就像这些坚持长跑的女教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