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小时·评论

让人泪目的后记
是毕业论文之外的“人生论文”

  又见博士论文的后记把人读得泪流满面。不少走出困顿实现人生出彩的人,纷纷在论文之后写下袒露心灵的文字。前有黄国平的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部分在网络刷屏,感动无数网友。最新有北京大学博士肖清和的博士论文后记引人心疼,尽管这篇后记已是十几年前的文字——这也说明,感动人心的事物,其实一直深埋在某个地方待人发现。

  这篇引人关注的博士论文后记,讲述了来自安徽潜山县的放牛娃肖清和考入北大的人生逆袭故事。此类逆袭故事并不鲜见,何以把人看哭?个中原因在于,其人生经历太过坎坷,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剧情”。他的经历中,自然也有遇见好心人的照拂,这是灰色记忆中的一缕光亮。

  让网友难抑痛感的,还有肖记忆中的母亲。“她要让我上学,她要让她的两个孩子好好活着。”在乡村社会里,一个命运极其坎坷的农妇艰难活着,以及因此无法伸展的情绪,只能寄望于儿女的成长荣光来最终稀释。

  苦难和屈辱,让很多人沉沦,也让不少人愤然抗争,并获得成功。肖无疑是后者。肖的追忆,既是对不堪事件的真实描述,也是对人间正义、暖意的追寻。确实,这份记忆注定意难平,甚至还有一种“衣锦还乡”的况味深藏其中,以此隐隐慰藉一颗曾被欺辱的“少年心”。但总的说来,这份讲述样本,在自我问心、释然的基础上,充满了对同样处于迷茫中的少年群体的暗喻和激励、对有过同样经历的“同类”的激赏和示好,因而直指人心、慰人不息。

  一位网友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看得泪流满面,千万呵护山村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梦。另一位网友的话则显示了人性中的向善本能:肖清和、黄国平,求学之路如此相似,我也正在想用知识改变命运,以他们为榜样!

  这就是苦难学霸们论文后记的价值体现——唤起人心共鸣,实现价值互补。

  事实上,此类“故事”无论短长,总能说尽,但“故事”里的主角以何种心理来承受种种不堪,却鲜有人关切。人间的诸多有意和无意的隔阂,原本如此。肖的洋洋千言,正是对这种隔阂所发出的一声真诚呐喊。我们理应回过头来,看到“肖清和式生存”。我们理应欢迎黄国平、肖清和们在改变命运后所做出的心灵倾诉。这绝不是完成论文之后的画蛇添足,反倒是毕业论文之外所附加的“人生论文”——他们最终和自己的苦楚岁月,和这个价值观多元的世界和解。这是多么可贵的改变。


钱江晚报 小时·评论 a0016 让人泪目的后记
是毕业论文之外的“人生论文”
2021-11-05 钱江晚报2021-11-0500021 2 2021年1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