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3版:小时·大健康

视觉保卫战之眼底微课第二讲:聚焦老年性黄斑变性

眼底拍照,提示你关注眼健康

李谨予副主任医师

  “医生,体检说我长黄斑了,怎么办?”眼科门诊中,不少患者都以这样的开场白作为病情主诉。不了解的人以为黄斑是眼内异常生长的结构,其实,它被眼科医生称作是“眼底的心脏”。

  “黄斑是眼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拥有敏锐的视细胞,主管精细视觉、色觉等。”

  钱江晚报联合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拜耳医药共同发起的第四季“视觉保卫战”之眼底病微课第二讲开讲,小时健康学院讲师、眼底病专科李谨予副主任医师聚焦“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开篇就向基层医疗单位的全科医师们介绍了黄斑部的功能。

  这些预警信号要留意

  黄斑位于视网膜光学中心区,一旦出现病变,极可能造成严重的视力丧失。当前,我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高达15.5%,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该病的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已成为目前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

  而如此“凶险”的致盲眼病,其发展并非无迹可寻。“阿姆斯勒方格表是我们推荐中老年人自查黄斑变性的工具,如果有表格线条变形扭曲,中心黑点弥散、遮挡等情况时,应当考虑此种疾病。”李谨予提到,在日常生活中,注视迎面而来的人只能看到对方身体却无法分辨脸部细节,看到楼梯线条扭曲而踏空摔跤,视物像照哈哈镜……都可能是黄斑变性的“预警信号”。

  因此如何及早发现,成为关键。现在,体检中对眼睛的检查越来越详细,不少医院增设了眼底照相检查,针对高度近视患者、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等高危人群重点筛查眼底问题。

  一般,眼底照相可根据眼内是否有色素异常,是否出现玻璃膜疣等表征判断患者是否罹患黄斑变性。一旦体检医生提到眼底异常,应当及时到眼科中心再次详细检查。

  “过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湿性黄斑变性确诊的金标准,”李谨予提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OCT及血流OCT凭借其无创、直观和快捷的优势,在部分疾病中亦可替代造影的诊断功能,精准地发现病变位置。

  及早、规范的治疗很关键

  72岁的金奶奶是一位黄斑变性患者,确诊已有两月余。“开始左眼逐渐看不到,以为是年纪大了得了白内障,周围人都说可以养老了再处理。”而过了半年多,金奶奶总感觉眼前有一大块黑影挡着,视力也更差了,便来到眼科就诊。

  检查发现金奶奶左眼罹患湿性黄斑变性,已达中重度,出现了大量新生血管,且她的右眼也出现了黄斑变性早期症状。遗憾的是,由于左眼病情的拖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视力提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湿性黄斑变性进展很快,患病初期视力就可能急剧下降,一定要及早诊疗。”李谨予解释,如果不治疗,患眼不但将会在2年内失明,且40%以上的患者对侧眼在5年内也会发生黄斑变性。

  “视觉保卫战”发起的初衷和目的是希望眼科医生能与基层医生、患者建立紧密的沟通,对致盲眼病不仅要做到及时筛查、早发现,还应按时、规范治疗,并坚持长期随访和复诊,“这些防盲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一般,湿性黄斑变性的常规治疗方法有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抗新生血管(抗VEGF)治疗。多国指南推荐:抗新生血管治疗是大多数“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线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均已经得到临床的验证。抗VEGF药物如阿柏西普等,经玻璃体腔注射给药,直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达到提高、稳定视力的效果。

  李谨予强调,黄斑变性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视力损害性疾病,患者和家属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个疗程带来的视力提升并非代表已经趋于稳定的状态,巩固治疗后还需要长期随访,遵医嘱及时复查OCT或造影,并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钱江晚报 小时·大健康 a0013 眼底拍照,提示你关注眼健康 2021-11-25 23401447 2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