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1版:成长读本

文章导航

这样的网红爱了爱了

  这样的网红

  据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报道:

  ●号竹、拼架、穿线、裱伞、上油……一系列工序完成,一把油纸伞成形了。在海外版抖音TikTok上,这段制伞视频热度攀升。而今能够完整掌握古法油纸伞制作工序的匠人已经屈指可数,中国油纸伞传承人闻士善是其一。

  ●临安人潘云峰是一位竹编手艺人。他的竹编视频被网友发布在海外平台,引来上千万TikTok网友围观,播放量超过一亿,也让中国竹编手艺受到了广泛关注。

  李子柒、滇西小哥、潘云峰、闻士善……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人在境内外社交网络上红了。

  当李子柒保持着持久热度时,我们以为那是老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当滇西小哥爆红时,我们觉得那是交流与沟通的进步;而当越来越多的潘云峰们在境外社交媒体获得高赞时,我们意识到,中国文化正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不同文化的人们。

  这种独有魅力是什么?它就是中国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历史长河的积淀。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与中国四大文明,但只有我们的中华文明,从语言到文字,从来没有中断过,也从来没有失传过。这就是足够我们自信与骄傲的理由,也是我们的文化在数字时代,仍然能够吸引那么多人的底气所在。毕竟,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不是现今世界哪种文化能够比拟的。

  最近,我省推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围绕“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浙江之窗”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着力营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浓厚氛围。

  这里提到的“文化自信”就是今天想与同学们聊的话题。

  文化自信不是空泛的,不仅仅是思政课上的名词;也并不来自久远的过去,而就在我们身边。去古镇旅游,你是不是会津津有味地驻足,看那些银匠怎样雕饰银器、艺人们如何做龙须糖?这就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些场景就是最好的注解。

  怎样去传承中华文明,去发扬这种自信?

  曾经有种偏见,觉得一说起老物件、传统文化,就觉得土觉得落后,觉得无用,其实是源于一些误解,仔细想想,同学们会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

  比如瓷器,超市里的花瓶器型规整,花纹统一,卖价便宜;而如果去艺术品商店买,你会发现那里的花瓶很漂亮很有艺术感,自然价格也不菲。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手工制作的,每种器型都不一样,图案都如一幅画般手绘上去的。如果你想收藏和展示,是不是会选择买个能当艺术品的?这就是传统手工艺散发出的真正魅力,展现出来的高级。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曾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日本,它与中国同属于东亚文化,更早的时候,日本的许多技艺都是从中国习得。

  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曾经历了摒弃过往、一味追求现代的过程。后来发现,这情况不对劲呀,再下去,会连自己的民族与国家的根都找不到了。于是,他们在各地建立起了手工艺保护园,将一些快要失传的传统手工艺集中起来展示。

  在这过程中,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艺和物品,比如南部铁器,成了旅游畅销品,很多游客都会买一把铁壶带回家煮茶,觉得它质量好又造型独特,富有日本的文化韵味。

  这方面,在不讲究的年代,我们吃过许多亏,许多中国独有的传统工艺、文化、技艺,因为不被重视而流失海外,或者被别人学走后反超。

  瓷器与丝绸,这两样最最具有中国符号的产品,古时候也一直是中国出口贸易的大头,当时只有欧洲的上流贵族才能享受这些用具。但近代之后,这两样商品的中国独有权逐渐被其它国家取代,许多更精美的商品出现在欧洲高端市场,中国的商品成为了低端产品。而这些年,我们逐渐意识到,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隐形的财富,它不但能够创造出价值,还能够让中国文化得到传播。


钱江晚报 成长读本 a0001 这样的网红爱了爱了 2021-11-27 钱江晚报2021-11-2700027;钱江晚报2021-11-2700030;钱江晚报2021-11-2700022;钱江晚报2021-11-2700024;钱江晚报2021-11-2700028 2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