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健康读本·全民星

72岁跳舞老汉,年轻得“不像话”
刷个老年卡,还得掏出身份证来证明

他带一群大姐姐
重新跳回小姑娘

扫一扫
更多精彩故事
尽在小时新闻

  从16岁与舞蹈结缘到现在,钮永强已经跳了56年。

  上世纪70年代,他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在黑土地上耕耘自己的舞蹈梦,成为中国第一批高校舞蹈生;90年代,他从中学到师范类院校,不仅带出一帮男弟子,还让舞蹈扎根无数人心里;21世纪初,他以青少年宫为基地,培训班从几十个发展到几百个,桃李满天下。

  而今,72岁的他依然活跃在一方舞台上,为一批老知青量身定制舞蹈作品,公益教学16年,让这群“老阿姨”蝶变成充满活力的“小姑娘”。

  作为浙江省教育界舞蹈名师,钮永强获奖无数,也有很多头衔。

  但他最喜欢被称为“一个年轻的老教师”:“舞蹈演员的艺术生命是有限的,但舞蹈教师的生涯却是无限的,80岁、90岁,哪怕坐在轮椅上,我都希望能一直跳下去、教下去。”

  黑土地上萌芽的舞蹈梦想

  成了他一辈子的热爱

  瘦削的身型,挺拔的脊梁,初见钮永强,你很难相信这已是个古稀老人。“别说你会认错,我现在走出去刷老年卡,都得把身份证掏出来核实下。”

  钮永强属虎,但从小性格内向,一点也不“虎”。16岁时,因为演员缺席,临时上场顶替的他就此与舞蹈结缘。此后,他曾在杭州重工系统文艺宣传队担当舞剧《白毛女》中的大春一角,开启舞蹈生涯。

  1969年,响应祖国上山下乡的号召,钮永强奔赴东北边疆,来到了黑龙江香兰农场。真到了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北大荒,钮永强的一腔舞蹈热情被浇了个透心凉。“种地干不过别人,一个男同志还喜欢蹦蹦跳跳,成了格格不入的那一个。”

  即便如此,他依然怀揣着对舞蹈的热爱,每天天蒙蒙亮便起床,去打谷场上练功,金鸡独立、大跳、扳腿、旋转……而劳作结束后,到了晚上,他又会找个僻静的角落,跳跳已经刻在骨子里的《白毛女》片段......

  1972年,因为需要在欢迎会上给200多个孩子排一个大型团体舞,钮永强又重新走到了台前。

  从此,担任宣传队舞蹈编导及教学工作的他开始大展拳脚,并在1974年举办的黑龙江省知青文艺汇演上获得一等奖,这个会跳舞的杭州小伙在黑龙江出了名。

  上山下乡的几年,是钮永强创作思路打开,高产的几年。他从农场和农活中汲取灵感,稻子成熟前杨花飞舞的景象让他编导了小舞剧《杨花前夕》、丰收的景象促使他改编出《小老板喜送丰收粮》(小老板指马车夫)。“那几年对舞蹈的热爱非常纯粹,也为我的创编提供了很多想法。”

  让女生学舞不难

  难的是让男生学,而且是全校男生

  1977年高考恢复,听闻消息的钮永强准备去试试。

  此时,27岁的他已是舞蹈考试中的大龄考生。“当时要求年龄在20周岁以下,但我不信邪。”笔试、面试,钮永强顺利过关,一直到最后的调档审核才被刷下来。

  但能编会跳的钮永强已是全能的舞蹈人才,最终,他还是被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舞蹈专业破格录取,成为了中国第一批舞蹈大学生。

  “那时的大学课程不像现在这样细分,虽然我是舞蹈专业,但什么都得学点。”四年时间,钮永强学了声乐、指挥、钢琴,没课的时候,他还跑到黑龙江艺校旁听,开阔自己的舞蹈眼界。

  因为是家中独子,1982年,钮永强回到了故乡杭州,先后在杭州第三中学、杭州师范学校(杭州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当艺术课舞蹈老师。

  “那时候的孩子还没有舞蹈的概念,我又是男的,所以他们常常趴在窗上看我排练,觉得这个老师挺疯狂。”他把仓库变成舞蹈教室,把舞蹈的种子种在了无数孩子的心里。

  在杭州师范学校任教时,他将全校所有男孩子纳入自己麾下,成立了一支男子舞蹈队。“当时杭师凡是男生,都在队里,而且我还给他们承诺,只要你进来,我就让你蜕变成帅哥。”

  在上世纪90年代,要让血气方刚的男子汉走进舞蹈教室,无异于天方夜谭,钮永强自掏腰包给男孩子买服装,让他们打从心底爱上舞蹈。

  他记得当时有一个农村的男孩,初进学校时都是低头不语,但经过舞蹈的磨炼,再出门时便是抬头挺胸,自信满满。“男生学舞一定要有英气,散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

公益教学16年

他带一群老知青拥有灿烂夕阳

  2005年,杭州市知青历史研究会找到时任杭州市少年宫舞蹈部部长的钮永强,希望能建一支由知青群体组成的舞蹈队。灵之韵明月舞蹈团(知青)就此应运而生。

  “跳舞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尤其还是中年学舞。”为了让知青尽快上手,钮永强为队员们设计了一套中老年舞蹈身体素质训练。60多个组合动作,囊括了从头到脚所有器官部位,眼手训练、腰腿训练......每次上课,钮永强都会带着知青们先练上一小时。

  16年来,钮永强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不仅为年纪不断增加的队员量身打造了五十几个舞蹈作品,就连服饰妆发也是他原创的。

  除了让“老阿姨”们越跳越苗条,钮永强还让她们由内而外散发女性魅力。每次团队活动,队员们着装都有特别的要求——颜色不能和别人重复,款式还要有个人特色:“我会告诉她们身材优势在哪里,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这样一来,每个人都知道如何突出。”

  在钮老师的带领下,阿姨们从五十多岁跳到古稀之年,身段越来越软,体力也越来越好,三小时的课不带停歇,极少有人缺席。

  在此期间,也有人给钮永强敲过“退堂鼓”,但他却说:“这个年纪,有太多事可以作为理由中断爱好,但她们却一直都在。”

  即便家里有事、身体抱恙,队员们都按时上课,不错过每一个舞台。台上台下,队员们尊敬地称呼钮永强为“钮老师”,但结伴游玩时,她们会亲昵地叫他一声“钮哥”。

  逢年过节,大伙儿还会给钮永强一封联合签名的信件,舞蹈团俨然成了相亲相爱的姐妹团。

  如今,钮永强的时间被授课、讲座、培训安排得满满当当。在绝大多数同龄人都过着普通晚年生活的时候,72岁的他却特立独行:他爱逛商场寻找服饰灵感,也爱去音乐会陶冶情操,触景生情时他会即兴用手机写首小诗,记录此刻。

  “很多人说我启蒙了无数人的舞蹈梦想,实际上,他们也成就了我。”钮老师笑道,给学生上课,他比他们更卖力;而面对不同的学子,他都有专门的教案和教学方法,“因为有他们的陪伴,让我对人事物保有好奇,每天都很幸福。”


钱江晚报 健康读本·全民星 a0014 他带一群大姐姐
重新跳回小姑娘
2022-01-10 钱江晚报2022-01-1000011;23603490;钱江晚报2022-01-1000012;23603494|;23603574;23603492|;23603491|;23613459| 2 2022年01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