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创刊35周年特别报道

一个作文冠军的成长

申屠佳颖:生活中所有的不幸都会过去
一篇《孟婆汤》火遍全网,收获无数读者来信

2017年12月19日,钱报首次刊登申屠佳颖的故事

  一个作文冠军的成长

  申屠佳颖:生活中所有的不幸都会过去

  一篇《孟婆汤》火遍全网,收获无数读者来信

  也许很多人还记得,2017年12月19日,钱报刊登的一篇作文《孟婆汤》。这是钱江晚报第五届新少年作文大赛高中组一等奖作品,一经刊登就引起轰动。新少年作文大赛是钱江晚报从2013年开始举办的比赛,申屠佳颖是参赛学生中的佼佼者,她的故事刷屏全网,甚至被拍成了微电影。

  给佳颖打电话的时候才惊觉时间竟然过得那么快。4年前,她是稚嫩的高中生,母亲遭遇车祸,家庭坠入深渊。她的作文和故事经钱江晚报的报道,收获了无数读者的关注,绝境中的一家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

  4年后,她是上海交大学生,今年即将毕业,准备进军互联网企业,还有了男朋友……回想起当年的经历,她觉得,那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新少年作文赛影响深远

  一篇《孟婆汤》感动万千网友

  我们和申屠佳颖认识,始于2017年12月16日。

  那天是钱江晚报第五届新少年作文大赛决赛,236名中小学生在比赛现场奋笔疾书。作为全国奖金最高、评委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之一,每年的现场总决赛都由著名作家命题。2013年的命题人是麦家,2014年是苏童,2015年是刘慈欣,2016年是毕飞宇,2017年,是余华。

  这些文坛大咖吸引到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来自浙江金华东阳中学的申屠佳颖就是其中之一。当天总决赛,余华出的题目是:以“我是谁”为主题创作,题目可自拟。

  《孟婆汤》由此诞生。比赛结束后,考场外申屠佳颖的父亲,在无意间瞥到女儿的作文后,掩面痛哭。

  “母亲已有六十九个日夜不曾跟我讲一句话。”看到作文稿上的第一句话,他立刻认出,这是出自女儿之手。

  那时,佳颖还是高三的学生。她的母亲因遭遇车祸,脑部缺氧,不记得亲人,甚至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对申屠佳颖来说,母亲就像喝了孟婆汤。她把这些经历写成了作文,那些母女之间的日常,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我常常打开微信点开母亲的对话框,那是母亲车祸前三小时发来的‘鸡汤’,我甚至懒得把它读完。六十九天,我没舍得删……一共一百八十个字,字字扎在我心里。”申屠佳颖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后来,这篇作文打动了所有的评委,获得高中组一等奖。颁奖典礼的时候,申屠佳颖的爸爸拿着碎了屏幕的手机给记者看了那条180字的长微信:“寒窗苦读十二载竟成‘空心人’……学生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学会生活。”

  钱江晚报报道申屠佳颖一家人的故事后,引起轰动,央媒纷纷转发,全网点击量突破4000万。报道还引起了公益机构的极大关注,热心的网友也通过众筹为申屠一家提供资助。2018年5月,根据他们的故事拍摄的微电影发布,再次成为网络热点。

  半年后,她考上上海交大

  收获五湖四海的读者来信

  这个以伤心的意外开场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记者和佳颖以及她的爸爸一直都保持着联络。

  6个月后的一天,记者在微信上收到申屠爸爸报喜的语音消息:“我女儿被上海交大录取啦!”

  不仅如此,一度被医生判定要变成植物人的妈妈陈学慧,也已经好转出院。这是半年来,从他们一家人那里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双喜临门,记者和申屠佳颖一起来到她位于东阳南马镇的老家,见到她的父母和外公、外婆、弟弟,甚至还有来串门的小姨,一家人都因为佳颖考上大学而喜气洋洋。

  她的母亲看起来也心情很好,虽然还是认不清人,但是提到女儿佳颖,她就会说“好”。

  申屠佳颖在上海交大三位一体招生中表现出色,尤其是面试的时候。“因为我拿过很多奖。”她说,不过,她在面试中并没有说《孟婆汤》,因为这篇文章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以至于这个低调的女孩反而不好意思在考官面前提起它。

  影响大到什么程度?申屠佳颖最近才告诉记者,原来那时候有无数人给她写信,从60多岁的老人,到小学生和初中生。有浙师大的一位心理专家专门给学校打去电话,因为那位老师从申屠佳颖的作文中感觉,她或许需要一些适当的心理辅助。

  “有一个老渔夫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写的信,每个字几乎有两厘米长。”佳颖回忆,“字写得这么大,却还是七扭八歪,因为他的眼睛实在是看不见了,视力差到拿着放大镜看也还是非常模糊。即便如此,他还是给我写了厚厚一沓的信,告诉我他年轻时受过的苦难,以及他是怎么面对的,他现在过着很安稳快乐的生活。”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的关心,陪伴申屠佳颖度过了最艰难的高三,“虽然我们从未谋面, 我也觉得无比幸福。”

  快毕业了,她要开启新人生

  拒绝躺平和求稳

  《孟婆汤》带给大家感动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一晃眼已经4年过去了。申屠佳颖从一个高中生,成长为上海交大的大四学生,今年就要毕业。记者再次采访她的时候,她正一边忙着实习,一边赶着学校的作业。

  “我在准备春招啦。”比起四年前腼腆的孩子,现在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十分自信成熟。她没有去赶考研的热潮,而是准备直接投入职场,“我可能心态比较好,没有学历焦虑。”

  去年暑假的时候,申屠佳颖在阿里实习过,现在,她实习的公司打造了社交软件Soul。在互联网大厂和新兴互联网企业有过产品运营和产品经理等不同岗位的实习经历,再加上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学历,申屠佳颖对进军职场踌躇满志。

  实际上,她的本科专业是电气工程,通常这个专业毕业以后的去向是国家电网,这可是很多人挤破头也想进的“体制内”。可是作为一个Z世代年轻人,她表示自己不太想要追求这种“安稳的生活”,也拒绝“躺平”,“我希望有挑战性。”她说,随后又笑道,“但是没准过几年被生活毒打了,就不会这么想了。”

  学业、事业风生水起,也没有把谈恋爱落下。佳颖的男朋友比她高一届,已经在中科院直博了,听起来完全就是别人家孩子的励志故事。

  在母亲遭遇车祸后,申屠佳颖的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如今,学业和生活终于渐渐回到正轨。回想起和钱报一起的经历,她觉得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后来没有再接受过别的媒体采访。”佳颖说,“就像老渔夫信中写的那样,生活中所有的不幸都会过去,最后留下喜乐平和。”


钱江晚报 创刊35周年特别报道 a0011 一个作文冠军的成长 2022-01-20 钱江晚报2022-01-2000009;钱江晚报2022-01-2000012;钱江晚报2022-01-2000015;钱江晚报2022-01-2000007 2 2022年01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