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健康读本

文章导航

我在南方的

冰天雪地里

视觉中国 供图

  以我的亲身经历,全球气候确实在变暖。

  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体感温度:冬天不像冬天了——秋天拖堂几天,还没体验到朔风凛冽,还没盼到漫天飞雪,就已春暖花开。

  以前的冬天不是这样的。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比起来,现在的冬天哪叫冬天?

  我对那个久远年代的冬天,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冷。那种冷,悠悠绵长,无孔不入,无边无际。

  我老家东挨黄海,南倚长江,和上海隔江相望,受海洋和大江的影响,按理要比江苏其他地方夏天凉一点,冬天暖和一点,但印象中冬天大部分日子里,天都是阴沉沉的,有阳光的日子里也北风呼啸,冷得瑟瑟发抖。

  我初中走读,学校离家五六里地,早出晚归。好天气里大步流星,单程大概半个小时,遇上雨雪天,就苦不堪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冬天,冰雪很常见,像林冲上梁山前那样,一旦彤云密布,那雪就纷纷扬扬下起来。比起连绵阴雨,我们更愿意遇上下雪天。

  那时候喜欢下雪,和浪漫无关,金庸的《雪山飞狐》小说还没有流行,汤镇业龚慈恩版的同名电视剧要到九十年代才上演。

  宁愿遇上下雪天,是因为雪天行路不像雨天那么难。

  直到八十年代初,物质条件极其有限,今天所有的保暖手段,那时或者还没想到,或者还没看到。

  1980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滑雪运动员穿着东北老秋裤出场,欧美运动员瞅着很好奇,打听是啥高科技,以为啥特殊材料制成的。实际上,那和《林海雪原》里的人马穿得差不多,保暖但不防风,也不防水。

  那时候没有冲锋衣,没有羽绒服,没有雪地靴,大概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城市里慢慢流行起滑雪衫,粗看像今天的羽绒服,但比羽绒服更鲜艳,红男绿女穿着它,手插在口袋里招摇过市,跟滑雪毫无关系,但煞是潇洒时尚。

  从前慢,从前冷,冬天的日夜都格外漫长,为了驱寒保暖,为了打发时间,总得想点法子。物质匮乏的八十年代,运动休闲娱乐五花八门,一点都不比互联网时代单调、乏味。

  冬奥会上滑雪滑冰这样的高大上项目,八十年代对普通南方人来说是天方夜谭。民间风靡的是因地制宜捣鼓的本塘项目。虽然从名字到玩法都土得掉渣,但依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温暖一个冬天,充实一代人。

  学校里最有男子气概的项目是撞拐子,也有叫顶牛、斗牛的。下课铃一响,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纷纷金鸡独立,另一只脚盘起,手托着脚腕,找好对手用横着的膝盖互相冲撞,谁失去平衡双脚站地算投降。

  现在看来,这个游戏对人的核心力量要求很高,锻炼效果极好,曾有过国际比赛。二十多年前CCTV5也办过挑战赛。可能担心危险性,后来渐渐从校园消失。要论七八十年代校园冬季运动的竞技性和暖身效果,撞拐子独一无二。

  轧猪油,又叫轧酱,主要是小学和初中年龄段流行的项目,两队分开,各自人挨人靠着墙,场面像拔河一样,发一声喊,大家用肩膀接力一起用力挤压对手,先过中线的一方算赢。这个游戏没啥危险性,观赏性也很一般,大家嘻嘻哈哈主要图个热闹,但运动量并不小,稍微一折腾身子就会发热。

  推冻车,可能是最接近某个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冬季游戏,但大人不怎么提倡,也不适合校园开展。我们方言里冻就是冰,冻车也就是冰车。

  天足够冷,阳光不错,河里的冰足够厚了,用斧头砍出个脸盆大小的冰盘,中间钻个洞,穿根木条当车轱辘,两边各绑一根木棒,当轮车推起来。推冻车要靠天吃饭,气温至少零下五六度,而且连着几天这么冷,小河里才能结成三四公分厚的冰。

  大人不鼓励玩这,是怕冰面不够厚,取冰的时候冰面破裂,掉到河里。虽然事故现场都是小河,没有溺水之虞,但脚把冰面踩破,冻得龇牙咧嘴,味道并不好受。

  如今的江南很少下雪,冬天不冷,但是开始玩冰雪的人多了起来。人工造雪的滑雪场,商场里的冰场、滑雪机,让南方人也能在“冰天雪地”里撒撒欢儿。


钱江晚报 健康读本 a0005 冰天雪地里 2022-02-07 23674968 2 2022年02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