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小时·评论

成年子女“啃老”,父母有权说不

  据中新网报道,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就一个父母对成年子女“啃老”能否说不的案例中,最高法指出,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父母不再负担抚养义务。如果父母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向成年子女提供物质帮助,子女强行“啃老”,就侵害了父母的民事权利,父母有权拒绝。

  抚养和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这一天职,是有时限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也就是说,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父母不再负担抚养义务。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诸多原因,父母往往还会向成年子女提供物质帮助。有的,甚至在成年子女结婚生子后,还会持续给予帮助。

  必须清楚认识到的是,父母自愿向成年子女提供物质帮助,这是父母自愿处分自己的权利;如果父母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向成年子女提供物质帮助,成年子女是不能提出非分要求的。子女强行“啃老”,就侵害了父母的民事权利,父母完全有权拒绝。对于这样的法律规定,公众应该有基本了解和认识。

  之所以最高法再次通过案例的形式加以明确,是因为社会上出现了“啃老族”。在工作或生活中受到了挫折,一些年轻人甘愿躺平,却让父母负重前行。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明确,重申父母有权拒绝强行“啃老”,是有必要的。对于“啃老族”来说,这是敲响了警钟;对于其父母来说,这有助于警醒。

  自尊、自立、自强、自爱,是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品质。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应当为了自身及家庭的美好生活而自力更生。用勤劳的汗水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才是正途。过度依靠父母,不仅加重他们的负担,也难以获得法律的支持。年轻人应该摒弃“啃老”的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司法裁判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让做父母的警醒。管得了子女的一时,管不了子女的一世,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及时“断奶”,引导他们积极走向社会自力更生,否则,看似对子女的爱,实则是对他们的害,也为自己埋下祸根。


钱江晚报 小时·评论 a0015 成年子女“啃老”,父母有权说不 2022-02-24 钱江晚报2022-02-2400010 2 2022年02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