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小时·新闻

考研放榜,钱报记者走访多位准毕业生、大学招生就业处老师等后发现——

即将“着陆”的00后毕业生
似乎不急着按下“工作”键

  2月21日下午2点,准毕业生沈晓青鼓起勇气,打开电脑,又突然用手挡住屏幕,做了好久心理准备,猛地拿开手,看到数字“414”的那一刻,她整个人都跳了起来,“去年目标院校的报考专业复试线是380!这一年的辛苦,值了!”

  当天,浙江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正式公布,大多数省份也在这一天开始考研查分。此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这几天,钱报·小时记者采访多位高校准毕业生、大学招生就业处老师、招聘网站工作人员、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后发现:不同于80后、90后的“毕业即工作”模式,本科四年结束,这群即将“着陆”现实的00后毕业生,似乎并不急着按下“工作”这个按钮。

  翻看招聘网站后

  她决定考研

  一张本科文凭,在即将从浙江外国语学院毕业的陈滢看来,远远不够,“我身边的同学本科毕业后直接找工作的,不到一半。”

  她翻了不少招聘网站后得出结论,“人才市场的客观需求是金字塔结构,越是热门的大企业和好岗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就越高,名校、高学历、奖学金、学科竞赛成绩、知名企业实习经历等,能让人在竞争中拥有更大优势。我想当老师,这个职业的招录,基本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岗位对学历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她决定继续升学的主要原因。

  钱报·小时记者采访了十几位考生后发现,大家考研理由各不相同,有现实的考量,也有情感的寄托:为增强就业竞争力,也为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加强文化素养;因为留恋校园生活;因为想在学术上继续深造……中国计量大学量新学院张逸戈选择考研,是为了一个甜蜜的负担,“我女友考了394,我考了400。最让我开心的是,女朋友应该过了复试线。我们都选了重庆的大学,顺利的话,终于可以结束异地恋了。”

  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等等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同时,就业竞争压力大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是“考研热”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

  如果没有心仪的岗位

  不妨考研做一下缓冲

  大四学生沈晓青告诉记者,对于未来,她和同学们比较佛系,没考虑得那么长远:“我身边,有人顺利保研提前上岸,有人顺利入职心仪单位了,也有我这样前途未卜的……不管怎样,大家都很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信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钱报·小时记者常能在即将步入社会的部分00后身上,感受到这份洒脱。另一位吴同学也说,“我比较注重就业质量,如果没心仪的岗位,也不准备妥协,不妨暂缓就业,用一段缓冲时间慢慢考虑,这比盲目就业好得多。”

  小吴说,她的父母也是潇洒随性的人,甚至劝她如果没有想好下一步干什么,就出去旅行开阔视野,先去完成大学里“未完成list(译:清单)”,父母的原话是:“参加工作后,就很少有长假期出去玩了,歇几年又何妨,做人最紧要是开心。我们可以暂时养着你,家里也不差你这份工钱。”

  某招聘网站负责人表示,新一批大学毕业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更自由和自主”了,他们不惧于积极的尝试,想要更好地把控自己的人生。“第一次考研没考上,毕业第二年、第三年接着考,家里人也支持他们,打定主意就想读研。”一位资深高校招生就业处老师分析说,过去,70后、80后大学毕业生,都有着较大的经济压力,毕业后要马上工作,才能实现扎根城市、买车买房、结婚生娃的愿望,而现在00后大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所以家人对于他们早日工作赚钱这件事已经显得不是那么急迫。

  打一场“无准备之战”

  毕业生出国深造减少

  《浙江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与2020届相比,全省毕业生总数增长的基础上,2021届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多了2850人,本科生选择出国出境深造却少了1240人。

  总而言之,考研的多了,出国的少了,境内深造人数稳步增长的同时,高校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受到冲击。

  “大三是我人生中最纠结的一年。原本想好出国,疫情来了就想算了。后来,疫苗可以打了,我又犹豫了,最后终于坚定了转国内考研。”马伯乐是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受疫情影响,他改变最初的计划,选择在国内深造。

  他打的是一场“无准备之仗”,必须恶补。从去年三四月份开始,马伯乐每天雷打不动积极备考:早上六点半起床,简单洗漱收拾下,在操场或校园里跑上二三十分钟,吃过早餐回到宿舍开始学习,每天花十一二个小时备考。图书馆早上八点开门,他七点半就到了,“门口已经有好多学生等着了。图书馆闭馆后,就转移到了寝室,还有教室。”

  他自觉查分结果并不十分乐观,又积极开始准备复试,“人生哪能都心想事成,按照计划推进,遇事要不慌,也不急。”

  还会再准备出国吗?马伯乐笑着摆摆手说:“出国是不可能了。我爸妈当医生的,他们说健康安全最重要。”

  伴随互联网发展而长大

  灵活就业成为新选择

  钱报·小时记者梳理多份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后发现,就业选择方面,毕业生中产生了灵活就业等就业新态势,而投身创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下滑。作为中国创业的热土,浙江创业氛围浓郁离不开广大高校毕业生的积极参与。95后、00后群体也更具创新的独特想法和仗剑天涯的勇气,不少毕业生选择了“毕业即创业”。

  那么,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当“创客”的热情高了还是低了?高校创客导师们普遍表示,“高校毕业生创业热情略有下降,不是坏事。工作一段时间或准备较充分后再创业,可能是较明智的选择。”

  此外,“灵活就业”也在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频频出现——在浙江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其他形式就业占比3.57%;2021届,这个数字是3.40%。

  UP主、手游、网络主播、自媒体……作为活跃于社交网络的一代人,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长大的,也更敢于尝试由互联网催生的各种新鲜职业。对于就业的观念,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局限于朝九晚五坐办公室,有着很多新奇的想法,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方式。

  “考研,进入好大学深造和找好工作一样困难。创业、灵活就业,更加需要勇气。”一位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评价说,“只要不是一直啃老,任何一种选择都不必苛责。”


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 a0002 即将“着陆”的00后毕业生
似乎不急着按下“工作”键
2022-02-24 23852360 2 2022年02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