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旧,保留百年藏书楼的古韵
嘉业堂大修之后重新开放
本报记者 宋浩
刘承幹青年时期的照片 |
嘉业堂今貌 |
修旧如旧,保留百年藏书楼的古韵
嘉业堂大修之后重新开放
春风渐起,湖州南浔的嘉业堂和小莲庄游人如织。乌篷船靠在河边,红灯笼衬托着江南的春节气氛。虎年正月,嘉业堂大修后重新开放。
嘉业堂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富的私家藏书楼,藏书家刘承幹历时四年建成(1920-1924),因宣统帝赐“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命名,现为浙江图书馆的一部分,承担着服务读者的功能。
嘉业堂主人刘承幹,是南浔“四象”之首的富商家族公子,也是晚清最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
据浙江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副主任郑宗男介绍,2019年11月23日,藏书楼主楼开始全面闭楼改造,原定于2020年12月完工开放,因疫情影响,时间延长了一年多。这次大修涉及藏书楼屋面整体翻修、大木构架剔补和加固、外墙面修缮、搁栅加固、地砖加固、明瑟亭修缮等19项工程。上次这么大规模的整体修缮,是在1984年——嘉业堂建成60周年的时候。百年嘉业堂,这是第二次大修。
郑宗男表示,这次大修是非常小心的“修旧如旧”。比如瓦片,没有坏的继续使用,也并没换新,力求保留百年藏书楼的韵味。
走进其中,古韵沛然。
文化“永其传”
走进藏书楼,正厅悬挂着“钦若嘉业”九龙金匾,十分古朴,不像是修过的样子。郑宗男展示匾额修之前的样子,四个黑色大字已经斑驳脱落,粗黑的笔画上已经露出了底下的木质,而现在四个大字都是纯黑的。
这是按照原来的“堆砂”工艺补上去的:字是用金刚砂粘上去,以糯米和明矾做粘合剂。四个大字恢复了神采。
不容易注意到的匾额四周,有九条金龙,龙尾也有断裂的地方。木料雕刻出来的龙尾,不说如蝉翼也是非常精致的,时间长了多多少少有损坏。这次也请工匠来,先用木料剔补上去,再按照原来的工艺,加上朱砂、贴金。
嘉业堂天井西北角,墙上嵌着石碑,是浙江图书馆2004年刻立,内容是刘承幹当年写的《嘉业藏书楼记》。
“凡占地二十四亩,糜金钱十三万有奇,经始于庚申(1920)孟冬,讫于甲子(1924)腊尾。”这一句介绍了藏书楼的建造花费、建设工期、每年运营支出等。
文献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子美,年轻时担任嘉业藏书楼的编目主任8年。他曾算过一笔账:记载中建楼花费的12万还是小头,其余购书30万,刻书20多万,聘人抄书、校书、编书、鉴定等10万,总计80多万。
历史学者、《刘承幹传》的作者项文惠说,这笔钱,当时在上海购买10座花园洋房绰绰有余。
为什么耗费这么多钱建这个藏书楼?《嘉业藏书楼记》中他也回答了:“非徒藏之,又将谋所以永其传,略仿李氏之意……或亦眉山苏氏推许仁者之用心。”
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写到,他的朋友李公择年轻时在庐山僧房读书,后来学成下山,闻名于世。智慧学到了,书还留在那里,让后面的人可以去住宿、学习。这是“仁者”的用心,也是刘承幹对嘉业堂的期待——开放给人们使用,让文化“传之其人”,一直传下去。
然而,当时已是民国时期,公立图书馆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救亡图存的大潮下,收藏了工、农、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文献。刘承幹这位古典藏书家把文史古籍开放阅读,这样的朴素情感实属不易,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
鲁迅笔下的“傻公子”
刘承幹生于1881年。
青年时代的刘承幹,面对照相机的镜头,表情恬淡轻松,一顶“六合一统帽”,一副金丝眼镜,温文尔雅。他穿着一件立领斜襟的短袄,绣着花朵图案,丝绸的面料,褶皱处能反光。照片拍摄时间大概是一个冬天,袄的领子里,厚厚的毛贴着脖子。
在19世纪末,照相术是个新奇事物,工业革命的成果通过几个通商口岸纷纷进入中国。与此同时,著名的浙江“辑里湖丝”销往海外,湖州南浔的刘家就是做这个生意起家的。
往前推半个世纪,南浔镇上布店里的伙计刘镛——刘承幹的祖父,抓住丝绸出口的风口,把湖州丝绸一匹匹送到上海,送上轮船,卖到国外。“欧洲诸国开商埠于上海,大购湖丝,岁出口八九万包,业丝者赢获过多。”这是刘镛墓志铭里的描述,作者是刘镛之子、刘承幹之父刘锦藻的好友张謇。
刘家不光有钱,也有了功名。
刘锦藻是进士出身,有文史著作。他完成《清续文献通考》,献给皇帝,被赏内阁学士衔。此外,他还著有《南浔备志》《坚匏庵集》等。
刘镛去世后,刘承幹作为“富三代”,他以嫡长孙的身份成为刘家财产的首位继承人,他比父亲刘锦藻更热衷于文化。
辛亥革命之后,很多人变卖财产,不少宋元明古籍流到市场。刘承幹家有金山银山,通通买入,其中不少都是名家收藏本,甚至有皇宫散出来的《永乐大典》。
刘承幹曾回忆,当时“衣冠旧族”来上海躲避战乱,大量珍贵文献也带到了上海。宁波卢氏的抱经楼、贵州莫氏的影山草堂、杭州结一庐、苏州东仓书库、广东的持静斋、缪荃孙的艺风堂……每一家都是一生甚至几代人经营的藏书,都汇聚到刘承幹手中。
刘承幹不惜金钱,十余年下来,收了50万册。到1920年,他便着手在南浔的家庙旁边,建嘉业藏书楼。
从1913年开始,刘承幹以无限的热情开始刻书,先后刊刻了数百种。帮助刘承幹刻书的,是缪荃孙、叶昌炽、孙德谦、杨钟羲等大学者,因为有学问扎实的学者、手艺精良的刻工参与,嘉业堂刻本有“几媲汲古”的美誉。对于古典刻书家来说,与江苏汲古阁并列是极高的评价。
刘承幹刻书,在当时文化圈里影响极大,大家感佩刘承幹的热心和痴心,张元济、罗振玉、叶德辉等都纷纷拿出自己收藏的善本,请他刊刻。一本本善本就能变成千万本,广泛流传。
嘉业堂刻的书,读者众多,鲁迅是其中之一。
1935年底,鲁迅在《病后杂谈》中说,刘氏嘉业堂刊刻的《安龙逸史》《翁山文外》《闲渔闲闲录》等,都是清政府列的禁书,“对于这种刻书家,我是很感激的。”
此前,鲁迅与杨霁云的信中又提到:“有些书,则非傻公子如此公者,是不会刻的。”
刘氏后人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刘承幹把历经风波剩下的藏书、雕版以及藏书楼一起捐献给了浙江图书馆。
1963年,刘承幹去世于上海,享年82岁。
“先父……一生之中既从来没有做过官,也不会做生意。只知道花钱,不知道赚钱,只是托祖宗福泽,安富尊容,本人从未显赫。”刘承幹的儿子刘世煦曾这样说。
“祖父是书呆子一样的人。”刘承幹的长孙刘宝琦老人告诉我,自己小时候见到的祖父,天天与书为伍,不大言辞。“他住在北京西路那边的寓所,三层小洋房,常常穿长衫——穿戴都很中式。”
如今,刘家的后人在南浔设立了“刘湖涵教育基金会”“刘承桓·南浔慈善教育基金”。刘湖涵就是刘安溥,刘承幹的叔叔;刘承桓是刘湖涵之子,刘承幹的堂弟。
“刘湖涵教育基金会”成立于1983年,刘承桓从美国归来。1948年,他到美国求学,毕业于普渡大学化学系。回到阔别30多年的故土,年过半百的他,希望为祖国做些贡献。
他以父亲名义捐出100万元成立了基金会,致力于国内的教育事业。2019年,他又以个人名义捐款100万元,在南浔创办刘承桓·南浔慈善教育基金。
如今90多岁的刘承桓老人住在上海,由侄孙刘宝琦负责基金会事宜。作为基金会的管委会副主任,刘宝琦每年都回南浔,参加奖学金的颁奖典礼。
刘宝琦告诉记者,南浔刘家的后人众多,散落世界各地,其中有航天专家、医学家、化学家、艺术家、摄影师、飞行员……
百年之后,斯人远去,嘉业藏书楼还在、当时的雕板还在。透过嘉业堂、刘承幹及其家族,可以看到晚清最后一个富商大家族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