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小时·人文读本

他是西泠、南屏的爸爸
他教育儿子廷颙——

说老实话
做老实人、老实事

在浙大办公室里工作的何鸣岐

  何廷颙(yóng)记得他三四岁的时候,暑假里跟着妈妈从嘉兴老家到杭州来看爸爸。

  那是1940年代末,廷颙的父亲何鸣岐,早年在之江大学学习,当时是建筑工程系的助教。

  何家有五个兄弟姊妹,当时廷颙上头有两个已经上学了的姐姐佩韵和佩雯,后头两个妹妹还没有出生。父亲常常和一位陈伯伯一起,带着廷颙到钱塘江去游泳,他太小,只趴在爸爸背上跟着游水;有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去山上采毛栗子,父亲喜欢摄影,给他和母亲照了许多照片。

  中午饭就在之江大学父亲的宿舍里头吃,廷颙午后要睡一觉。等他醒来,糖腌番茄已经等着他:皮都剥掉了,瓤也去掉的,上头撒了一把糖。“那是我人生最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后来,他就很少能感到这样的幸福了,他们兄弟姐妹常常只能看到父亲弓着背脊在画图的背影。“爸爸很忙很忙,不要说陪我玩了,话也很少跟我们讲。”

  孩子都记得,父亲的书桌上,绘图的工具总是整整齐齐地摆在相应的位置,桌边常有一杯浓茶。

  1952年底,也是一个下雪天,何家姆妈带着子女从嘉兴搬来杭州外西湖16号罗苑。从城站坐上三轮车,过断桥时路不好走,何家姆妈跳下三轮车,帮忙推车。

  新家在平湖秋月旁的罗苑,旧时是一处美国人的私家别墅,俗称“哈同花园”。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从贵州回迁杭州,罗苑成为浙大教师宿舍。

  何家当时住在现在平湖秋月景区最西面平台这个位置。家里的房间朝南面临西湖,推开一扇扇高大的百叶窗,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到了春天的夜里,一轮明月悬挂在静谧的天空中,在微风吹拂之下,湖面上泛起一片金灿灿的小浪花。

  可是父亲何鸣岐却无暇享受罗苑的美丽与惬意。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浙江大学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选择新校区。何鸣岐先生作为浙江大学基建委员之一,土木系建筑设计负责人,身负重任。何家搬进罗苑后,父亲何鸣岐就开始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基建工作中去。

  首先是参与选校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复原回杭之初,学校就曾设想在万松岭上南宋故宫遗址附近另建新校舍,但是由于当时的时局,无法实现。

  解放后不久,浙江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在杭州城市的西部偏北地区,划出了一大片土地作为规划中的文教区。

  1952年11月,省、市人民政府首先考虑在文教区南端,当时的铁佛寺附近、黄龙洞之北,以跑马场为主地区划为浙大新校址。

  当时浙大副校长刘丹带队前去查看,见到这一带都是水田,可能不宜基建;于是派土木系组织人力进行勘测、钻探,还试打了几个桩子,发现该处土地松软,不宜建造高层房屋。

  倘若加固地基,工程费用约需要640万元。当时国家财力还比较薄弱,困难很大。

  刘丹再次带领一些教师、工作人员,邀请同济大学专家到文教区里寻找合适的地方。他们发现黄龙洞以西到老和山下,有一片土地的地质状况比较好,民房、农作物比较少,多半是坟地,基建投资较省,周围还有发展余地。

  经过省、市人民政府同意,确定将浙江大学新校址定于玉泉寺北的老和山麓。

  刘丹先生将校园总体规划设计的任务,委托给了土木系的一位建筑学人才何鸣岐。

  1953年7月,新校区建设破土动工。从设计到施工建造,时间紧迫,父亲全身心投入工作。何家孩子们常在罗苑见到刘丹校长,他来和父亲一起商讨设计方案。

  起初家里只有一间房,因为何先生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工作,学校考虑到先生需要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在隔壁住家童竞昱先生家搬走后,又分配给何家一间房。

  这正是何先生那段“极其拼命”的岁月。

  1953年正式开始做浙江大学规划设计时,何先生已经50岁。那时候每天早晨起来,小孩子们走进父亲工作的那个房间里,总闻到一股很浓的烟味。

  陈帆说“一切都早在先生的脑子里”。

  何先生功力深厚。他在嘉兴时,曾与人合开过木材行。后来我们又听何廷颙说,他父亲也会木匠活,“大妹妹的高脚婴儿座椅就是爸爸做的。”

  有工匠经验,何先生非常了解建构,明白房子是如何搭起来的,各个构件是如何交接的。

  何先生还有许许多多丰富的人生体验:

  何家第四个小孩、三姐“西泠”的名字,就和何先生的兴趣爱好有关,最小的女儿何南屏记得“父亲对罗苑家附近的西泠印社很是敬仰,他只要有时间,就会去西泠印社走一走,看一看”。

  何廷颙印象中,父亲还十分痴迷敦煌,做过许多研究。他小的时候,曾在父亲的指导下,画过飞天。“爸爸对书法、篆刻、绘画,对京剧、文学、摄影、邮票都非常喜欢。”何南屏说,1937年,何先生在之江大学任教时,曾设计“航空救国”邮票四枚,未发行。“2007年上海拍卖行有限公司把父亲的设计样票四枚标注‘罕珍’予以拍卖,参考价40000元。我们事后看到相关报道才知道,对未能参加竞拍感到十分遗憾。”

  何先生是一位懂施工的设计师,手头功夫极好,又有非常高的艺术修养,这些功底帮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能落地的方案,兼具建筑所要求的“坚固、实用、美观”。

  浙江大学之所以没有聘请当时有名望的设计师来做校园设计,可能是因为时间太过紧张,也有可能,是刘丹校长当时非常赏识何鸣岐先生的才华,委以重任。

  到浙江大学工作时,何鸣岐先生的职称还是讲师。

  何先生并不是科班出身。1920年,他在嘉兴上的是商学校,后来到上海当职员期间,认识了当时在上海联合办学的之江大学教员。何先生应该是在1929年开始,在之江大学上海校址一边工作一边旁听,后来一路回到杭州校址继续学习。

  何先生在履历里,之江大学的求学经历这一栏,他老老实实地写着“工读”。毕业生名单里有“何鸣岐”的名字,但是他不是学校的本科生。何先生当时在学校里做教辅工作,后来在学校建筑部做监工、协助建造,学校自助部因此提供可以免费学习的资格。


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 a0003 说老实话
做老实人、老实事
2022-02-27 钱江晚报2022-02-2700010;钱江晚报2022-02-2700012;23860167| 2 2022年02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