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一己之力
用一支铅笔绘出中式浪漫的校园建筑
本报记者踏访浙大,拼出他的剪影
玉泉的何先生
何鸣岐手绘的教三设计图 |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教三 卢绍庆摄 |
他以一己之力
用一支铅笔绘出中式浪漫的校园建筑
本报记者踏访浙大,拼出他的剪影
玉泉的何先生
这周一,浙江大学新学期已正式开学。
建筑与城市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帆再次来到玉泉校区,他正在指导研究生做一个浙大建筑规划产学研究联盟的课题——浙大建筑系学科发展史。这个课题中,包含一个建筑系的人物研究。
这是一个曾经在建筑学科里“埋藏”了多年的名字,常常见到“它”,却没有人知晓“他”。
在70年前,这是一个不能不提的名字。1950年代初,这位设计师几乎是凭一己之力,设计了玉泉校区最早的一批建筑:教一至教四,一舍到八舍以及机械工厂、俱乐部、学生食堂、校门。
2013年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成立九十周年时,陈帆在设计院门厅看到一张巨大的打印图纸: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第一教学楼的立面设计图纸。陈帆心里一惊:这是一位功力极其深厚的设计师,只用一支铅笔,就自如地在图纸上画出各种线条,深浅、粗细都能精确控制。
看设计师的名字:何鸣岐。他不认识。一查才知道,何先生生于1903年,从1952年开始到1971年,应该都在从事建筑领域的工作。
陈帆1990年开始在浙大任教;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何鸣岐”这个名字。他去问系里的老师、建筑圈的朋友,大多和他一样完全不了解。
“因为他完全是一个普通的人。”
但他完全是一个不普通的人:
除了参与玉泉校址选址,负责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浙江大学的这些教学楼、宿舍,我们查找先生的履历,发现他从小读私垫,青年时期读过高校,在嘉兴老家时就设计过房子。
他在之江大学上过学,与中国第一代建筑设计大师陈植先生亦师亦友。家里人说,何先生与诗人、翻译家朱生豪先生,词学宗师夏承焘先生都是故交。
他爱好绘画、篆刻、书法,文学,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的知识分子。
但是一切是很模糊的:
何先生几乎不跟子女讲他的任何工作,身后也没有留下一点日记、回忆录,讲述他的设计,他的想法,他的交友,他的一切经历。
我们试着从浙江大学校园里的老房子,校舍的设计图,学校的材料,杭州的城市建设档案中,从何明岐先生家人的讲述里,收集各种碎片的线索材料,这么一点点拼贴出何鸣岐先生的剪影。
这幅剪影远不完整,拼贴出来的“何先生”细节尚且模糊,但是他已经是立体的,丰沛的:这些“贴片”,在阐释何先生对待建筑的深情与敦厚。
在这个年代,廓清他的轮廓,亦能更加理解当下的自我。
本报记者 章咪佳
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