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小时·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亚残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吕世明始终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

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
是惠及全社会的人文关爱

  这两天,北京冬残奥会正在如火如荼举行。残奥运动员们逐梦冰雪,不向命运屈服、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感染了很多人。而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虽无法亲临现场,仍心系赛场内外的一举一动。

  作为浙江代表团的一员,又身兼杭州亚残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在接受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专访时,他说非常憧憬几个月之后2022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精彩绽放。

  通过亚残运会

  展示杭州的包容大气

  “杭州从开始申办到获得承办,这是一份荣耀,我有幸成为浙江代表团的一员,来分享这份盛世荣光。现在我又担任杭州亚残运会组委会副主席,有责任、更有义务为杭州亚残运会尽一份绵薄之力。”吕世明说。

  很多人也在关心,举办一次亚残运会,会给一座城市带来哪些变化?

  “我们通过这场亚洲顶级的体育盛会,不仅可以大幅提升一座城市硬件设施、文明程度,也展示了一座城市包容大气、海纳百川的气质。同时通过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奋进向上的精神,让社会成员更加了解、感知残疾人群体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感召。”

  “通过一届残奥会、亚残运会,深刻感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国家发展相并而行,对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他补充说。

  “正如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吕世明告诉记者,“这次杭州承办亚残运会,提出‘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我相信对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尤其对无障碍环境、适老化改造,都将有积极意义。”

  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水平

  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

  “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水平,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吕世明一直在为城市无障碍环境鼓与呼。

  他给钱报·小时新闻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无障碍环境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价值,而且蕴含着极大的经济潜力价值。无障碍设施与信息建设如果前期到位了,就会大大避免后期重复拆、建等浪费行为。从经济角度来说,避免重复和浪费,就是节约资金,降低成本。

  他说,无障碍环境建设事关我们每一个人,“它不仅仅为8500多万残疾人、2亿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极大便利,也能满足伤病人、临时负重者、孕妇、儿童等群体的日常所需,更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人文关爱。”

  随着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幕时间的临近,吕世明带来了一点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要趁此良机,更加树立人人关心、人人互助、人人投身家园建设的文明意识、法治意识,让它成为一种行为自觉。”吕世明说,要想办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健康持久的机制,通过法治的形式、人文的情怀和全民的共识,把成果固化下来。

  他建议,“后亚运”时代,把亚运成果固化的同时还要转化,“以无障碍环境为例,杭州的一些体育场馆、大学等,有改造成无障碍设施的,其他新建设施就应照着典型案例去做。”

  “我也很欣慰地告诉你,我建议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今年已经纳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日程了。”吕世明说,“在这方面,浙江已经探索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希望即将到来的杭州亚残运会上,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无障碍成果能展示。”


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 a0004 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
是惠及全社会的人文关爱
2022-03-10 钱江晚报2022-03-1000013;23917315;钱江晚报2022-03-1000014 2 2022年03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