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现存宋画一千多张
这个展览中你能细品其中近千幅
宋韵悠悠
尽现千年百态
本报记者 章咪佳 见习记者 刘玉涵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
唐 佚名 宫乐图 |
云冈石窟第6窟南壁“文殊问疾”屋形龛局部 |
3月10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1500余件先秦汉唐、宋、元画精品出版打样稿档案。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持续17年,是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大系”至今共收录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79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
展览板块分《盛世修典》(中央大厅)、《久久为功》(四号厅)、《大国宝藏》(五~十三号厅)、《转化发展》(一号厅)。其中《大国宝藏》展出的是“大系”之“先秦汉唐”“两宋”“元代”三个单元的编纂出版档案中,用于校准工作的高保真调图校色打样稿。通过这些打样稿,展示了一个传统原作展览所难以实现的、超越时空阻隔的中国绘画史。
这个展好看在哪里?这些展品背后有什么值得咂摸的故事?我们从展品的时间线上为你梳理了这些看点:
汉唐奇迹:
中国绘画的诞生与演变
“这是中国绘画诞生以及第一个高峰产生的时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缪哲在导览时指出先秦汉唐时期的绘画特点:以人物画为主,且有极强的公共性。
中国绘画起源甚古,很早就有了以线条为造型基础的美学特征,并以“状物形”为基本方向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到汉代,绘画艺术由“概念性刻画”逐渐演变成“写实”风格,呈现出重大的形式转折。比如当时最主要的题材,人物画,从僵直、无生命的状态变得“气韵生动”,宛如发生了“奇迹”一般。
汉唐以降,更多民众在美术舞台上显露头角。山水、花鸟也逐步摆脱原先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依附地位,在中晚唐时期发展为独立的画种。
这样的绘画演变趋势,都在“汉唐奇迹”中有所展示。
在这一阶段,宫廷贵族及士大夫阶层之中鉴赏与收藏群体的逐步形成,宫廷画师与民间画工等职业创作队伍的日益壮大,绘画艺术广布于宫殿、祠堂、寺观等社会公共空间及各种民间生活场景,使艺术审美逐渐成为社会的集体意识与普遍风尚,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
无界之境:
艺术融合科技,名窟精品汇集
从两汉、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在帝王皇室的皈依垂范与上层社会的推波助澜下,寺院营建热潮遍及全国,随之演变成为规模空前、旷日持久、社会广泛参与的美术运动,催生了数以千万计的融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美术空间。藉此,原为统治阶级把持的国家美术资源,大踏步走入社会民众之日常生活。
步入6号展厅,我们就步入了一个巨大的“石窟”之中:天花板是敦煌壁画的纹样设计,全国名窟精品汇集一堂。
展品包括中国四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大足,以及四川安岳石窟和浙江杭州西湖石窟中的若干个典型洞窟,等比例复制,其中甚至有敦煌莫高窟第45窟等不对外开放展示的特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李志荣为大家进行现场导览,她介绍了使展览得以实现的技术支撑。
在敦煌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团队利用全球领先的3D石窟复原技术,将这些珍贵的洞窟从全国各地“搬”到“东南佛国”杭州,使大家能够在一个展厅遍览名窟,从而了解中国石窟艺术对历代绘画的深远影响。
宋韵无尽:
宋画盛宴,宋时百态
经过五代时期赓续创新,宋代绘画的“再现”技术进一步发展,几近“诸法皆备”,被推尊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巅峰。
山水画在两宋时期勃兴,不仅形容朴茂、四时兼备,而且尺度纵横、气韵生动,充分展现出中国人对自然世界的整体美学把握。同时,宋代人物画技法更趋精微、取材更显广博,体现出“以图鉴史”的磊落格局。花鸟画则承接西蜀、南唐之流变,工整与野逸俱至,成就数百年不辍之盛景。
至此,中国绘画充分展现出寄托中华民众俗世情怀与终极梦想的艺术伟力,成为维系民族自信、构建国家共识的重要支柱。
这一次大展也是宋画展示最全面的一次。全世界现存宋画有一千多幅,本次展览中就展出了近一千幅作品,宋人眼中的山水花鸟、生产劳作、宴饮玩乐等生活百态尽数展现。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导览中提到,这样全面的宋画收录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学习、品鉴资料库。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宋画的欣赏也没有门槛,我们可以借此与古人对话,了解一个更全面的宋朝。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2年3月10日 - 2022年4月20日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1/4/5/6/7/8/9/10/11/12号厅及天光长厅、藏品陈列展厅
主办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浙江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