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卖笋,半年营业额过千万
父辈们挖了几十年的雷笋,被年轻一代卖到了全国各地
本报记者 鲁佳
帮父亲线上卖笋,92年小伙俞凯在半年里,拼多多店铺营业额就过千万。 摄影 老金 |
清晨,天目山麓的临安泗洲村笼罩在薄雾中,58岁的村民李文生穿起蓑衣、手持小锹出门。走进屋后的竹林,每遇到地面有微微隆起或出现小裂缝,他就会用小铲插下。随着浮土被拨开,几根嫩芽尖探出,这就是因早春打雷即出而得名的雷笋。
如何让雷笋从江浙沪出圈,走向更广阔的地方?这个困扰李文生的难题,被儿子李杰解决了,通过拼多多平台,李杰去年卖出近百万斤雷笋。
天目山第一口春味
生长在14℃泥土里
天目山年平均气温14℃,十分适宜竹子生长。雷竹,就是当地分布最广泛的竹子品种。临安雷笋,壳薄肉肥,色白质嫩,鲜中带甜,清香松脆,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
李杰一家所在的泗洲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竹林。每年春天,是当地挖笋、吃笋的最佳时节。泗洲村所在的於潜镇,有一个当地最大的雷笋交易中心。眼下,正是这里最繁忙的时节。每天清早,村民将刚刚挖来的雷笋卖给商贩,然后销往各地。
从事雷笋交易20多年的谢志荣,在交易中心有一个档口。每天都有1~3万斤的雷笋,从他手里收进,送往各地食客的餐桌。他说,雷笋的生长速度惊人,刚刚破土冒尖的是最好的,笋肉嫩且多。
快递员转型卖特产
一年卖出近百万斤雷笋
1986年生的李杰,在拼多多上经营着一家名为“三哈夫人”的店铺。在从事电商之前,他是快递公司的一名员工。“之前竹林都是父亲在打理,我偶尔帮帮忙。”李杰说,他们家有30亩雷竹林,2019年,他同村发小在拼多多上开了店卖雷笋,发快递找他帮忙。发小的店铺从每天几十单、几百单到过千单……李杰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卖雷笋!
2019年底,李杰在拼多多开了家网店。2020年春雷笋上市季,线下交易受疫情影响,但李杰网店的销量持续增长。2021年,李杰从快递公司辞职,全职经营网店,研究电商平台规则、租仓库、做品控。当年,他一共卖出将近一百万斤雷笋,卖光了自家的,还收购了很多村民家的雷笋。今年,李杰接到的订单中江浙沪以外的消费者越来越多。雷笋在电商平台的助力下,正一点点破圈。
帮父亲线上卖笋
小伙半年营业额过千万
李杰说的发小就是俞凯,1992年生的俞凯,此前在杭州开店。他父亲从事雷笋交易几十年,2019年雷笋季刚过,他父亲对他说,线下销路越来越窄,能不能开拓线上交易。当年6月,俞凯返回家乡,在拼多多上开了家网店,通过不断学习摸索,短短半年,网店营业额就突破100万元。
俞凯说,2020年雷笋刚上市就遇到疫情。他发现,农村农产品滞销,城市农产品却短缺。这坚定了他要走电商路的想法。当年年初到三月,靠卖雷笋,他的网店做出了1000万元的营业额。
如今,他有一个四五百平方米的仓库,作为雷笋的分拣、打包场所。他的拼多多网店日均订单在5000~6000单,高峰时日均可破万单,位列拼多多平台“竹笋产销榜”第一名。
新生代农人
农产品上行的新力量
临安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竹笋一直是临安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今年,李杰店铺的雷笋入选了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他和俞凯希望通过新的销售形式增加销量,将雷笋销往更远的地方。他们的拼多多店铺开了直播,在直播间下单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3月21日,拼多多发布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度财报,2021年拼多多平台累计产生610亿件订单,同比增长59%。在农产品“零佣金”以及重投农业策略下,平台涉农订单增幅尤为显著。百亿补贴上线两年多以来,累计超2万款农产品在百亿补贴频道上线,优质农产品商家已突破1万家。
拼多多平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新新农人商家,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崭新力量。在返乡创业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回馈家乡,并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热衷于推动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