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新生命那声动人啼哭
他潜心钻研整整十年
本报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孙美燕 魏安东
在浙大妇院,每天都有新生命诞生。
伴随一声清脆响亮的哭声,大部分宝宝都能独立建立起和世界的联系;而总有一些宝宝仓促降生,呼吸问题成为这类宝宝降临世间首先要面对的挑战。
如何让他们在现代医疗技术下,呼吸得更舒服、更顺畅,减少呼吸系统后遗症?浙大妇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朱佳骏为此潜心研究了整整10年。
德国教授讲座上听到新方法
激发他十年刻苦钻研
一个健康的、发育良好的肺,能让新生儿发出清亮的啼哭,向世界宣告他/她的到来。但早产儿往往肺发育不成熟,会发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朱佳骏说,这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的,胎龄小于28周早产儿几乎都存在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28~32周早产儿发生概率约50%左右。
传统上,医师会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进行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但这过程对宝宝来说,除了成为一次不愉快的记忆外,也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创伤。尤其对那些出生体重只有两三斤的小不点。
2010年,朱佳骏在一位德国教授的讲座中,听到一种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的新方法——微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不通过外界的力量,让早产儿通过自主呼吸让药物完美分布。
他解释说,气管插管的内径至少有3毫米粗细,进入早产儿细小的气管里可能造成气道黏膜的损伤,通过外力促进药物分布的用药过程可能又会诱发新的肺损伤。
而微创法给药的导管只有0.3~0.5毫米粗细,用药过程全程由早产儿自主吸入,这些都完美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弊端。
讲座一结束,朱佳骏就主动联系这位德国教授,向他虚心请教方法和操作要点。接下来他又结识了另一位澳大利亚有名的教授。此后,他在这些教授的远程指导下反复在模型上练习,每次遇到问题就通过邮件进行沟通。
他说,这项技术听起来蛮简单的,数分钟内就能完成。但如果操作不当,反而适得其反。所以必须完全掌握,做到成竹在胸才能应用到临床中。
牵头全国14家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成果有望在明年发布
经过数月反复练习,2012年他在浙大妇院开始尝试进行微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于2014年在国内率先完成临床对照研究,并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展示了该技术的优势,该文章至今被引用超过50次。
2016年,他得以专门前往德国学习3个月。2018年,他又牵头全国14家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该研究成果有望在明年发布。
目前,浙大妇院新生儿科20%~30%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的早产儿接受了该项技术,该机构目前也是全国完成例数最多的医疗机构。
十年来,朱佳骏一点点推动微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的引进和完善,一步步把这项技术推广至全国。他一边工作一边完成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习,在导师杜立中教授和科主任吴明远主任医师的悉心指引下,一路从一名小医生成长为医院新生儿科的骨干力量。
他说,读博期间,他常常是下夜班就去实验室做实验,实验间歇又去上夜班,36~48小时连轴转是常事。6年的研究生生涯,他基本在高强度的半工半读状态下完成。这也练就了他戏称的临床和科研无缝衔接能力。
“科室近10年的重大抢救,我几乎都经历过。”最多的时候,他一周四个晚上从家赶到医院抢救早产儿。
一次,一个早产儿生下来后几乎没有心跳。但他评估病情后认为还有希望,硬是坚持抢救了10分钟,直到微弱的心跳奇迹般出现……那次之后,整个科室和围产团队都认可了他的复苏能力,每次有危急的抢救都会找他来守最后一关。
但朱佳骏的脑子里装着的失败病例远多于成功的,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并会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和年轻医生交流。
“再弱小的早产儿也是一条宝贵的生命,我们愿为他们托起生命暖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