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所学校的老师周毅,和百名师生一起在杭州隔离。
说起过去这一个星期的感受,他用了这样八个字——
感恩,杭州 上海,加油
本报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廖婷婷
本报资料照片 |
天还没有亮透,敲门声响起,周毅起来看了一下手机,清晨5点多。
他戴上口罩,打开门,“大白”已在等候,他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微微拉下口罩,仰起了头。
每天一回的核酸检测时刻到了。
很快,他关上门,摘下口罩,洗手,再补个觉。
一个多小时后,周毅正式起床,洗漱后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是杭州拱墅区一处隔离酒店。
4月4日,周毅入住,他从上海来。
从刚到时的不安,到现在慢慢缓过劲来,周毅感触良多,他由衷说道:“感恩杭州,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能够向我们伸出双手。”
周毅的老家在安徽,作为一个新上海人,他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现在上海一所学校做行政工作。
来杭州之前,他已经两周时间没有回过家,一直在学校里协助疫情防控。
学校里有隔离的师生,安排好他们的后勤是周毅的主要工作。前段时间,老师们收到消息,学校师生要去外地隔离。“很突然,心情有点复杂。”周毅说。
得知去的地方是杭州,他的心稍稍定了一些。“很相信杭州,看到杭州之前的疫情防控信息,觉得这里的防疫工作很到位。”
4月4日下午,学校100名师生坐上了从上海到杭州的专用车。周毅和另外一名老师是学校随队的工作人员。
杭州,周毅来过好几回,都是以游客的身份。但这次,不一样。一路上,周毅的电话没有停过,很多对接工作都要他来联系。
到达杭州的隔离酒店,周毅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
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是将共事一段时间的陌生人。全新的工作组建起来了,里面有杭州的工作人员,还有酒店方。
在新建起来的微信工作群里,周毅的第一句话,就是表示感谢。
感恩之余,他代表团队,根据实际提出一些隔离中的需求。周毅说,酒店的住宿条件不错,所有基础配备都齐全,入住后大家还收到了中药。
隔离点杭州方的工作人员早就做好了准备,比如垃圾袋、消毒用品等。
周毅的工作,相当于隔离点中的沟通桥梁,每天在两边传达着信息。“大家都很配合管理,情绪也都平稳,尽量少给工作人员添麻烦。”
快一周了,周毅那根紧绷的弦始终没有放下。
虽然自己的活动范围暂时就在房间里,但窗外的景色他没有时间欣赏,除了杭州隔离点的事务,学校正常的工作也要兼顾。坐在电脑前,他不停地码字,手机24小时开机,不敢静音,“感觉比平时上班还累”。
“隔离的师生需要心理疏导和抚慰,学校的老师都是随时在线的。目前还没有出现这类问题。”周毅说,师生们各自忙碌着。老师们忙着备课,学生们也忙着学业,不少学生正在准备研究生面试。
周毅每天都在关注上海疫情的变化。
他看到那么多兄弟省市的医务人员都去了上海,这让他感觉“非常温暖,也充满希望”。
妻子和孩子被隔离在上海的家里,周毅每天和他们通话。他偶尔会拍一下自己吃的饭菜,发给家人:“我在杭州,一日三餐都有专人配送,品种丰富,保证了营养搭配均衡,量也给得足,还有水果,你们放心吧。”
周毅说,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在杭州隔离的14天,大家能平安度过,等着安心回家吧。”
“感恩,杭州;上海,加油!”。
本报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廖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