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半山街道的面馆老板吴玉兴
带着千斤米面菜重返“战场”
我想做点能做的事
这是我们应该有的温度
本报记者 盛锐 通讯员 江雯
拱墅区半山街道的面馆老板吴玉兴
带着千斤米面菜重返“战场”
我想做点能做的事
这是我们应该有的温度
杭州这轮疫情来势汹汹,拱墅区半山街道首当其冲。
59岁的吴玉兴是余杭仁和人,在半山开了一家藏龙面馆。十年来,面馆不仅成为街坊四邻的“食堂”,还是一座爱心驿站,天冷免费送腊八粥,天热摆出免费凉茶摊……藏龙面馆也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杭州百家小时小店再调查》走访的104家小店之一。
这几天吴玉兴的店关了门,但他没待在余杭仁和家里,而是带着千余斤米、面、蔬菜等,回到半山,为环卫工人、保安等提供爱心餐。
昨天,小时新闻再一次连线吴玉兴,来听一听他的抗疫故事。
我叫吴玉兴,来半山已有40多年,来时是小伙,现在已是老头子。
面对疫情,我都会选择当志愿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近这几次疫情,让我攒下了不少经验,也看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核酸检测、流调、转运隔离、保供等,他们维系着管控区域内所有人的生活。
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难免有些地方他们顾不过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帮忙、来搭桥。这也是为什么当半山交通管控后,我选择从余杭的家回到半山店里的原因。
我老婆一直劝我不要回半山,我说没事的,会做好防护的,半山肯定有需要我帮助的人。
带着两个伙计回到半山
我想做些我们能做的事
我是4月20日下午6点回到半山,开了一辆小货车,上面装着米、面、油、蔬菜,还有不少速冻食品,如馒头、水饺,装了满满一车,差不多上千斤。
还有两个伙计和我一起回来,我们主要是给马路上以及公共卫生间的环卫工人、停车场的保安、协警和肿瘤医院的家属等人送饭。早中晚三餐都有,早饭一般是面条、馒头、粉丝等轮着来,中饭和晚饭基本上就是两素一荤。
菜品很丰富,荷包蛋、炒猪肝、肉片、蒜苗、芹菜、包心菜……这几天基本上没怎么重样过。
每天凌晨4点钟,我们就起来准备早饭。
第一天,我们把点位设在了店里,让他们来取,然后打包带走。每个人我们也会查看健康码、行程码以及核酸报告,并做简单的登记,保证大家和自身的安全。
遇到有腿脚不方便的,我们也会打包好送过去。
来肿瘤医院看病的那对新昌夫妻
一直说着“谢谢”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对新昌来肿瘤医院看病的夫妻,约四五十岁。老公肝癌晚期,他们住在附近一个宾馆,因为买不着菜,他们已经吃了好几天泡面。
看我们发饭,就来问能不能卖他们一斤米,拿回去用电水壶煮着吃。我说,不用买,尽管来吃,管饱。他们一直说着“谢谢,谢谢”。
这些人都很善良,每次我递给他们打包好的饭,他们都会一直说,“不用太多,有得吃就行。”我就想,这怎么行,既然我做这件事了,就要做好。
现在每天每顿饭,我们要准备60多份饭。做了几天,蔬菜有些紧张,我正在想办法,看能不能再送进来一批。
除了做饭送饭,我也会参加志愿服务,比如在卡口值守等,基层工作人员太辛苦了,我们能帮忙分担一点是一点。
最近,我还学会送快递,帮急需帮助的人采购一些物资。这些天,听得最多的就是谢谢。其实不用客气,这是我们杭州人应该有的温度。
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大概有人会觉得我沽名钓誉。那我就让他们说吧,我反正就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大家安稳了,小家才能安稳,杭州要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