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小时·成长读本

大学专业有增有减
释放人才需求信号

新专业怎么选?选错了怎么补救?省内高校老师们实话实说

  站在人生新征程的起点上,或许不少学子已经把大学生活想象了千万遍,紧张和期待中,是否还有很多问号?今年还有哪些新专业值得关注?进校后转专业难吗?

  在高考分数放榜之前,钱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高校老师,支招选专业的那些事。

  这个背景,值得参考

  新增1961个专业点

  撤销804个专业点

  认可31种新专业

  在新高考政策下,浙江高考生共可以填报80个志愿,面对这个“大工程”,许多考生和家长经常会研究到半夜,抓耳挠腮、费劲脑筋地去选学校、选专业。

  对于考生来说,抓住学科的转型趋势,未来发展或将占得先机,所以“新专业”值得重点关注。

  今年2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1961个专业点、撤销804个专业点,并正式将31种新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列入2022年相关高校本科招生计划。

  在这份重磅文件中,我们看到,曾经爆火的学科,如今成为大面积撤销的对象。比如,33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31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数量位居2021年度本科专业撤销名单所有专业的前两名。而在2020年,这两个管理学专业分别被撤销了16个和21个,同样位居撤销数量的前两名。

  但同时,碳储科学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生物育种科学、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智慧林业、劳动教育、科学史……一批陌生的新专业名称“闪亮登场”,新增的31个本科专业,释放出了人才需求信号。

  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新成员,可以说是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在教育领域的投射,通过学科专业的调整来实现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目标。本次新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

  新专业这么多,该怎么选?

  教育部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中,支持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设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

  其中,工学专业增长“一枝独秀”,也是对中国智造发展战略的回应。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约3000万人,缺口率达48%。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浙江省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共涉及26所高校,新增最多的也是工学专业。

  在这些新增专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智慧”“智能”成为高频词汇。以计算机技术辅助实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而精通计算机技术与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当下也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刚需。

  从“祝融”号登陆火星,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从“人造太阳”创亿度百秒世界纪录,到深海一号能源站正式投产,这一系列现实中取得的科技成就缘于科技人才的不断输入,教育正是其中基础。

  通过增设新专业,引导走进高等学府的青年们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领域,既是为国家全面推进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储备人才,也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得大学生们在迈出个人发展的步伐时,能与国家前进的方向和节奏保持一致。

  当然,考生们也不必盲目追随这些“颇具前景”的专业。毕竟,这些新专业尚未形成历年就业去向、科研投入、师资水平等参考数据,真正考虑将之选为自己未来4年,甚至更长时期个人发展的方向,需要运气,更需要勇气。

  选错了专业,入学后还能补救吗?

  虽然听了很多择校选专业的指南,但毕竟是人生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选择,万一没有选对专业怎么办?别太担心。

  今年刚刚结束的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浙江中医药大学一个学霸班惹人注目:23位同学成功被心仪学校录取,班级总上岸率达82.14%,其中有11人被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有三名同学成功保研。

  这个第二临床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9班是个特殊的班级,是一个“转专业班”。2018年3月10日,全班28人是因为一份《转专业拟录取名单公示》而成了同班同学。辅导员林昕潞说,大一时大家互不认识,但班级自成立以来,同学们一直都抱着相同的目标,不断努力,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转专业在高校很普遍。从2012年起,中国计量大学教务处都会公布转专业最终统计表,“意愿流失率”是各二级学院院长们最关心的指标,这个数据是专业总申请转出人数与目前专业总人数的比率,代表了专业流动的趋势,被老师们戏称为学生的“跳槽欲望指标”。

  支撑学生顺利“跳槽”的,是各高校越来越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多所高校老师透露,现在的总体原则,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目前,浙江省内很多高校一般在大一升大二前,都会提供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上,大部分高校转专业奉行“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即转出时学院不限制,由转入专业所在学院进行考核,合格者即可转专业。同时,在校生还可通过双学位专业和辅修专业进行跨学科选课。

  一个新趋势很明确,近年来,为了给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即便是全国“双一流”名校,转专业政策也比较灵活,甚至还有高校以“100%自由转换专业”而著称。我省内多所高校都降低了转专业的“门槛”,甚至将时间放宽到大二、大三,对于学期中的转专业申请不设门槛。浙江科技学院教务处老师透露,除了教育部规定的艺术类非艺术类专业之间不能互转外,其他都能转,而且不像以前规定专业前多少名才可以转,“我们学校是‘零门槛’。”

  虽然“跳槽”越来越容易,但老师们还是再三提醒,就是要想好了再行动。新生一定要主动出击,多听、多看、多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去找相关专业的学长学姐打听,还可以去旁听几节核心课程。


钱江晚报 小时·成长读本 a0004 大学专业有增有减
释放人才需求信号
2022-06-11 钱江晚报2022-06-1100013;钱江晚报2022-06-1100018;钱江晚报2022-06-1100020;钱江晚报2022-06-1100023;钱江晚报2022-06-1100009;钱江晚报2022-06-1100011;钱江晚报2022-06-1100019;钱江晚报2022-06-1100021;钱江晚报2022-06-1100010 2 2022年06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