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照金华
沈志权 教授,发表或出版小说、散文、文论、专著200余万字。
江南物语
清照金华
王华琪老师曾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上发文,说李清照在杭州柳浪闻莺居住了二十三年,在清波门外的西湖边留下了一串又一串脚印,却未能给杭州留下一句诗词,“让杭州人困惑了九百年,遗憾了九百年。”
与杭州相比,李清照似乎对金华特别眷顾。在金华避乱三年,有感于这里的山川人文,她写下了一诗一词一文一赋一图经,清照金华千秋,令包括王老师在内的新老杭州人羡慕不已。
“今年冬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江浙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卜所之。易安居士亦自临安溯流,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第。乍释舟楫而见轩窗,意颇适然。更长烛明,奈此良夜乎?于是乎博奕之事讲矣。”这是李清照于宋绍兴四年(1134)十一月二十四日在金华所写《打马图经序》中的一段文字。是年十月初一,金兵渡淮,江、浙驿动,51岁的李清照从杭州由水路沿富春江溯流而上,避乱金华,投奔时任婺州太守的赵明诚的妹婿李擢,卜居酒坊巷陈氏宅第。此前七年间,李清照历尽了战乱带来的颠沛流离之苦、国破家亡之恨、丧夫失财之痛和再婚失败之辱,一代词人、千古才女早已是心身疲惫,伤痕累累。
李清照卜居金华之后,这座古老小城的宁静生活,淳朴市民的热情与善待,使她那饱受创伤的心身暂时得到了安顿和休养。然而,李清照终究是一位有着浓郁家国情怀的诗人,是一位情感丰富、才力华赡的词家,面对山河破碎,朝廷偏安一隅,想起国破家亡,无数大宋子民流离失所,念及自己四处漂泊的凄苦境遇,四时的更替,草木的枯荣,山川与景物,凡触目处,无不勾起她的万千恨思与愁绪。创作于绍兴五年暮春时节的词作《武陵春》,正是李清照这一心境的真实写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在金华还写下了一首《题八咏楼》的诗作,抒发的虽然同样是家国忧愁,但诗风刚健豪放,一扫《武陵春》的凄苦悲愁气象: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八咏楼,坐落在婺江北岸高地古子城,高达数丈,南齐东阳郡太守沈约于隆昌元年(494)始建,原名玄畅楼。沈约曾登楼赋诗八篇咏之,楼以诗名,后人更名为八咏楼,有“两浙第一楼”之称,自古为骚人墨客游金华必到之地。李清照卜居的酒坊巷,就在八咏楼后面,此楼应是她经常登临之处。此诗比摹写真,巧用典故,气势豪迈,直压须眉,意境阔大,冠绝千古。清人樊增祥赞评曰:“其所为古诗,放翁、遗山且犹不逮,诚斋、石湖以下勿论矣。”(《题李易安遗像》)南宋朱熹老夫子也不由感叹:“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南宋陈文蔚等录《晦庵诗说》)
除了一诗一词,李清照在金华(一说在金华市武义县城)还留下了《打马图经》《打马图经序》与《打马赋》。这一文一赋一图经,微言大义,以棋局回应时局,为文之妙,“非止雄于一代才媛,直洗南渡后诸儒腐气,上返魏晋矣。”(明毛晋《诗词杂俎》)
打马是一种棋艺博弈游戏,可两人对弈,亦可多人共弈。多人共弈时,小小棋盘上呈万马争先之势,争战异常激烈,令人热血沸腾。据《打马图经序》载,当时有三种打马:一为“关西马”,每方一将十马;一为“依经马”,每方二十马,无将;一为“宣和马”,由前两种综合而来。李清照独爱依经马,但嫌其无文采,于是在依经马的基础上,“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打马图经序》),自作命辞,成《打马图经》,于是新创了第四种打马——“命辞打马”,又称“易安马”。
《打马图经》是打马棋艺游戏规则的图文介绍;《打马图经序》是为《打马图经》所作的序文,阐述了创制命辞打马的背景与初衷,以及该游戏的体例与方法;《打马赋》则是对打马游戏实战的铺叙与阐发,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们只有将三者结合,才能全面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一文一赋一图经,虽论打马小棋艺,但内蕴大乾坤。《打马图经序》云:“夫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意在批判南宋朝廷不思进取的懦弱作为,激发国民策马驰骋、破关搏杀的勇武血性,倡导的是一种志在“争先”、功在社稷的尚武精神。对此,《打马赋》作了进一步的阐发:“或出入用奇,有类昆阳之战;或优游仗义,正如涿鹿之师”;“运指麾于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说梅止渴,稍苏奔竟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并总结说:“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赋文运用大量典故和比兴手法,以棋局比时局,借棋战言实战,热情讴歌了黄帝、刘秀等帝王的英明和桓温、谢安、花木兰等良将的智勇,暗讽南宋统治者不识良才、不思抗金的庸碌无能,抒发了作者虽老矣犹能志千里的巾帼豪情,寄寓了对北上抗金、收复失地的深切愿望。整篇赋文气势如虹,立意高远,“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清李调元《雨村词话》)
李清照来金华的时间有明确记载,至于何时离开,于史籍已无可考,学界一般认为她在金华的时间是三年。且不论时间长与短,李清照为金华留下的一诗一词一文一赋一图经,已足以让这里的山川景观增色生辉,使这里的人文底蕴加深增厚。
□ 沈志权
教授,发表或出版小说、散文、文论、专著20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