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800多名涉艾滋病的涉案人员进行医疗管理
在他们生命最难堪的时候
这位穿白大褂的民警依然有温度
本报记者 陈蕾 柏建斌 通讯员 傅宏波
穿警服的张国群和穿白大褂的张国群 |
张国群为涉艾犯罪嫌疑人检查身体 |
扫一扫 欢迎推荐 身边的亲民警察 |
开篇第一位,我们来认识一位看守所民警。
选他,是因为这个警种在你眼中可能是神秘的。
张国群,1983年出生,义乌人,曾经是杭州市急救中心的一名医生,如今是杭州市看守所的一名民警。因此,同事们送他一个外号——“警医卫”。
张国群是正儿八经医科大学毕业的,先在救护车上当了4年急救医生。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救过多少人,但是直到现在,各路警察战友还是喜欢请他上急救课。
大家都相信,“张医生”教的心肺复苏肯定是最标准的。
工作听着就是“发药”,但他真的重任在肩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监管系统从2020年至今都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状态,包括拘留所、看守所和监狱等封闭性的监管场所。张国群和同事们通常是每个月封闭3周,然后回家休息1周,如此轮换。
记者约见张国群后,等到他从看守所“解封”,前天晚上终于见上了面。
下班时间的张国群,是一个非常平和的男人。他描述自己的工作也很平和。
“早上给监区发药,一般是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的,护士一大早就帮我放好了。中午发的一般是临时用药,早上发药的时候巡诊,发现有人感冒或胃痛,我就回去给他开药;下午4点左右第三次发药……看守所里有不少在押人员是抑郁症患者,也有焦虑症的,失眠的蛮多的,所以第四次就给他们发。”
听着很简单是不是?都是“发药”。然而,换一种说法的话,张国群承担着所内艾滋病监区和死刑犯监区的医疗管理工作。
他们是犯罪嫌疑人,在张国群眼里还是患者
看守所里,形形色色的涉艾滋病犯罪嫌疑人,在张国群眼里还是患者。
张国群不会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起来再去接触患者,而是直接走进监室。他还要面对带状疱疹、疖肿、尖锐湿疣等病灶,甚至要对全身溃烂的皮肤进行清创和涂药,或者包扎。
有个28岁的男子,是被抬进来的,从医院直接送进死刑犯监区。
张国群去办收监手续的时候也吃了一惊: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还少了一条腿。
男子杀了女友,然后跳楼自杀……住院几个月,一条腿因为坏死被截肢了。他毫无求生意志,只盼着快点被判死刑。
杭州市看守所也是第一次接收这样的犯罪嫌疑人。
张国群依然是平和的表情,每日观察他的健康状况,每周更换尿液引流袋,每月更换导尿管……为避免他生褥疮、血栓等,专门教会了同一监房的人员帮忙,给他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天天看着眼前这张平和的脸,男子开始会说一些客气话。
“张医生,麻烦你了。”
“谢谢张医生。”
对在押人员来说,情绪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原本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收监的时候被查出来。
张国群虽然不是专职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他一样要解决他们的这些情绪问题,且要寻找多种解决方案里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那一种。
他遇到过一个身家好几个亿的大老板,50多岁了,因为非法集资进来,家人不闻不问。
大老板觉得自己可能会被判死刑,先绝食,后撞过一次墙。
“撞墙一般只能把脑袋撞个包,绝食一般也坚持不下去……”张国群会温和地去劝他进食,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
生命中最难堪的一面都被这位“张医生”看到了,从灵魂到身体的溃烂都没有被嫌弃,大老板无法再保持沉默,眼神里多了一些温度,饭碗也端起来了。
他用专业知识告诉艾滋病患者:你也可以有健康的孩子
风险还是有的。
一次,护士抽血时,遇到一位艾滋病患者不配合,手一甩。
护士急急来找张国群:我的手可能被扎了。
脱了手套,果然擦破了一点皮。擦破一点点也是职业暴露,马上吃阻断药,然后联系医院,一切都按规范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一直到最后一次检测确定安全,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在单位里,张国群是同事们眼中的“定海神针”。
“张医生很专业,讲话也有理有据,听着他的声音我就安心。”一位同事这么说。
为了燃起患者生的希望,张国群会用专业知识出主意:只要好好治疗,你能活,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也不是不可能。
从警十年,张国群先后负责800多名涉艾人员的医疗安全,其中60多名艾滋病发病期人员、5名涉艾死刑人员。
张国群曾经有两次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第一次是高考后报志愿的时候,他在计算机和医学专业之间,选了医学。“挺好的,在哈尔滨上的大学,学会了滑冰。”
第二次是从120急救中心的工作岗位上报考公务员,他看到杭州公安招考的一个岗位是“临床医学”,踌躇满志地准备去做一名法医。万万没想到,考是考上了,完成新警培训以后,被分配到监管支队,来了看守所。
法医的工作和在看守所里面对艾滋病患者相比,很难说哪一个更危险、更辛苦,但都是在帮助别人,都是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