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晚归来的一支浙江援沪医疗队
浙江重症医疗队
54天,打下一场硬仗
本报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王蕊 江晨 王家铃 李文芳
本报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王蕊 江晨 王家铃 李文芳
6月17日,浙江省援沪重症医疗队130名队员解除隔离,返回各地。
4月18日,这支集结了全省40家医疗机构人员的队伍从杭州出发;6月10日,在上海坚守54天后,他们凯旋返浙。
如今,结束7天集中隔离后,阔别家人61天的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这是最晚归来的一支浙江援沪医疗队,也是坚守最久的援沪重症救治队伍。他们说:把最重的病人,收到浙江重症医疗队来。浙江省援沪重症医疗队可谓负重前行,最终不辱使命。
跨越50多℃温差,任务无缝衔接
“你们现在有什么要求?”
结束援沪任务的时候,面对这样的提问,浙江省援沪重症医疗队领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蔡洪流回答道:“队员们想吃西瓜,管够的那种。”
蔡洪流的回答听着像玩笑话,其实很写实,这54天,队员们坚守不易:任务重、压力大,体力和精神上双重负重,很多人体重下降,有人瘦了10多斤。
作为领队的蔡洪流,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
接到带领浙江省援沪重症医疗队参加大上海保卫战指令的那天,蔡洪流刚刚从吉林飞回杭州,入住隔离酒店,行李箱还来不及整理。3月12日,蔡洪流接到国家卫健委的指示,作为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奔赴吉林参与疫情防控。
出发去上海前,蔡洪流的行李箱里都还是冬季的羽绒服,他打电话给家人,整理一些春夏的衣服,送往集合地点。“我夫人把东西送到酒店门口就走了,我们也没见到。”蔡洪流笑着说,当时去吉林,最冷的时候零下30℃,到上海,最高温度时28℃。他跨越了50多℃的温差。
“我们的队员来自全省40家医疗机构,全是优秀的中青年骨干,考虑到这次任务重,挑选队员的时候,我就提了三个要求:业务好,一线骨干;身体好,要扛得牢;思想好,有奉献精神。”
事实证明,蔡洪流这三个条件组建了最优秀的队伍:他们管理着上海两家新冠救治定点医院的32张重症床位,54天,不分日夜,累计收治患者90人,均为危重型与重型患者,累计转出及出院患者85人。
鼓舞士气的生日会,就像快闪
这背后的辛苦和付出,蔡洪流比谁都清楚。
加上穿脱防护服的时间,队员们最长的通勤时间近4个小时,再加上4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这意味着要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很多人需要使用尿不湿,还有人为此尿路感染;饮食不规律、体力透支、精神高度紧张、日夜颠倒,有些队员需要服用助眠药物保证睡眠时间。
“我最大的压力就是首先确保队员们的安全,确保零感染。”为了做到这一点,蔡洪流可谓严苛:队员们第一次进舱前,他和护士长以及院感专职人员先把所有的流程走一遍;每位队员的洗手衣口袋中、接送队员的大巴车里都备有N95口罩,以防备出现突发状况;他要求重症病房里都要有应急处置室,配备充足的防护物资,如果有队员工作中出现意外暴露,可以快速安全地予以处置。
还有一个细节,为了鼓舞士气,医疗队会为队员们过集体生日。
“我们在酒店大堂里简单集合,切了生日蛋糕后,每个人把蛋糕带回房间去吃。因为按照规定,大家出了房间就要戴N95口罩。”蔡洪流形容过生日的场景:像快闪。
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浙江重症队来
这些住进重症病房的患者,绝大多数高龄、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这让医疗队面临很大的挑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陆志华支援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重症病房曾为一位患者上“人工心肺”——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
在患者意识不清的情况下,治疗团队每天坚持给他俯卧位通气,每次需要5名医护人员协助才能完成。
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护士孙磊曾护理过一位将近70岁的患者,他做了气管切开,总是做出各种手势,想要和家人视频。
“我们用工作手机和他家人取得联系后,他情绪变得好一点。”孙磊轮班时,会第一时间去看望老人,想办法宽慰他,“他要吃流食,我们用针筒慢慢推进他嘴巴里,一开始他不配合,拒绝吃,在我们的劝说下,慢慢能多吃一点。他能吃,我们就会多喂一点,每次喂饭基本要半个小时以上。”
5月底,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一位40多岁的重型患者在经过23天的ECMO治疗后,顺利撤机。这位男患者接受过白血病骨髓移植术,转入重症监护室时,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还出现感染性休克,情况危急。
“ECMO管、气管插管、心包穿刺引流管等,患者身上大大小小插的都是管道。医护人员给他安全翻身、做俯卧位通气都是个巨大的挑战。”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王长亮说。
上海当地的专家和浙江省援沪重症医疗队的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一次次帮助这位男患者逃离“鬼门关”。
浙江省援沪重症医疗队撤离的时候,队员们亲自将他护送转院。
“这位患者,我们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希望他后续也能平稳。”蔡洪流说。
援沪期间,医疗队共为4位患者实施ECMO治疗,这个数字占了所有援沪重症医疗队的一半。
当初支援上海时,蔡洪流曾说:把最重的病人,收到浙江重症医疗队来。这是一种实力和担当,也最终不负所托。
所有的不易都化作一句,“回家真好”
54天,坚守不易,这支队伍里的很多人,也错过了自己的一些重要时刻。
出发到上海前,孙磊的妻子,同为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护士,即将到临产期。
“她的预产期是5月底,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其实很纠结。”让孙磊没想到的是,妻子的第一反应是,支持他去。
5月12日,小宝宝出生时,孙磊恰好执行完任务,回酒店,在视频里和新生儿见了一面。
“很高兴,但之前也非常担心我老婆,又觉得特别愧疚。”孙磊的心情五味杂陈,“这次回去,我要多出力带孩子,让老婆好好休息。”
王长亮的两个儿子都在读小学,这次出发前,两个孩子送他到公交车站。“他们俩看着我上公交车,一直挥手,直到看不到。”在上海的这50多天,王长亮错过了儿子的生日,错过妈妈的生日,错过了六一,不过,他似乎已习以为常。从2020年援鄂开始,这两年他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外出执行疫情防控的任务。只不过,这次的出征时间,破了纪录。
和其他人的错过相比,浙大邵逸夫医院护士赵金晶的错过则非常悲伤。在上海执行任务期间,她最亲爱的外婆离世,她却没有办法陪在老人家身边走完最后一程,成了她此生的痛。
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童佳亭4岁的儿子经常在电话里问,“爸爸,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他和儿子约定:打完胜仗就回家。
“结束隔离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抱抱自己的孩子。”童佳亭说。
蔡洪流也有牵挂,他的孩子正在读高中,两人已经3个月未见。而所有的愧疚和思念,都化在他爽朗的笑声中:“回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