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小时·城事

文章导航

父亲的样子,终于不再模糊

赵津伟(右)和父亲马凤国(中)、弟弟

  父亲的样子,终于不再模糊

  8岁时,他和家人走散,辗转到了杭州,在民政部门的救助和培养下长大

  18年来,他和父亲都在寻找彼此,终于在昨天父亲节,他们拥抱在一起

  “爸,我想了你18年。”

  昨天上午,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开放日”宣传活动现场,26岁的赵津伟终于见到了阔别18年的父亲和弟弟。看到赵津伟和父亲相聚的场景,场下不少民政工作人员都流下了热泪。

  从8岁走丢以来,赵津伟就在杭州民政部门的救助和培养下长大,现在还成为了一名民政工作者。

  这不是他第一次在救助开放日上露面了,但以往都是失望而归。今年,借助公安DNA比对技术,市救助管理站从纷繁复杂的比对信息中抽丝剥茧,经过上百通电话的反复联系、查找、核实,终于成功找到了他的家,为他的寻亲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因为贪玩他爬上货车

  醒来已在陌生城市

  2005年1月27日,从深圳西开往上海南的K198次火车上,乘警发现一名年约9岁、衣衫褴褛的男孩没有家人陪同,于是将他转送到杭州东站派出所,后来男孩被安排到杭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生活。

  这个小男孩就是小津伟,那时他已离家走失大约一年时间。“我记得当时是因为调皮,在外面玩耍时爬上了一辆货车,后来在车厢里迷迷糊糊就睡着了。”他说,等醒来时,货车已经把他拉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从那天起,小津伟就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他乘着火车,从石家庄到了徐州,又到了南京,沿路流浪乞讨,后来才来到了杭州。

  对于家的记忆他已经很模糊。“印象中,从家门口能看到门前的黄土坡和山峦,逢年过节时,村里会搭戏台唱戏,还有小孩子最喜欢的皮影。”小津伟说,自己名叫金伟(音),爸爸叫马凤国(音),自己还有一个孪生姐姐叫金花(音),家中有土炕,基本上不吃大米,以各种面食为主。

  但是,家人的体貌特征,他全都记不起来了。因为不确定小津伟是不是姓马,当时的他,就随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姓,每隔一段时间他自己就会换一个,后来录制寻亲视频的时候,正好轮到了赵。于是,赵津伟就成了他一直保留的名字。

  在保护中心,小津伟得到了细致入微的照顾,有了栖身之地,可以吃上可口的饭菜。

  虽然有了安稳的生活,但是他从未放弃寻家,“我的记忆中,在走失之前,我也曾经走丢过两次,但那两次我爸爸都找到我了,所以我相信,这一次他也一定会找到我的。”

他从“民政的孩子”变成“民政人”

18年寻亲之路从未断绝

  没有放弃的,除了赵津伟,还有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寻亲团队。

  根据赵津伟的描述,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寻亲团队判断他的老家应该位于石家庄以西,山西或石家庄往北。寻亲团队联系了那一带上百个村庄和派出所,但是因为信息有限,每次联系前大家伙都是满怀希望,最后又迎来失望。

  其间,寻亲团队也曾联系本地和当地一些媒体发布寻亲公告,但始终无果。科技日益发达,寻亲团队还联系了公安刑侦部门,借助公安综合研判技术多次查找,也都没有结果。

  刚到杭州的时候,小津伟曾被爱心人士收养,但小学一年级上了半个学期,他就被送回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理由是太顽皮了,大人根本管不住他。

  一晃18年过去了,赵津伟已长成一个阳光帅气的青年。

  按照规定,18周岁成年后,赵津伟又到了杭州市民政局下属的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生活。从生活到工作,杭州民政各个部门和单位就像一个养育孩子的“老母亲”,可谓操碎了心。赵津伟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民政的孩子”。

  2016年4月,毕业后的赵津伟在杭州殡仪馆得到了一份工作,开始自食其力。“民政的孩子长大了,也成为了一名民政人。”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综合业务科科长左伟说,帮赵津伟找到家,更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执念。

  终于,在公安DNA比对技术的支持下,好消息传来了——在山东枣庄,有人疑似赵津伟的爸爸。

  寻亲团队抓紧核实,首先联系到他的大伯。大伯说,家里确实有一个走失17年的孩子。当时就觉得没错了,大家都很激动。

骑着三轮摩托,卖着气球

辗转七八个省份,老父亲找了18年

  “我也找了你18年啊!”在认亲现场,父亲马凤国和赵津伟相拥而泣,这是一个缺席了18年的拥抱。

  马凤国今年已经54岁了,皮肤黝黑,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比赵津伟小一岁的弟弟。赵津伟和父亲很像,走在路上保准能认出是一对父子。

  在赵津伟走失前,马凤国一直在家务农,“这孩子小时候因为喜欢看武侠小说,就经常去外面学拳,那天就是回来的路上走丢的。”

  随后几天内,马凤国跑遍了临近的几个县城,还和爱人大吵了几架,后来甚至为此离了婚。

  感觉孩子可能不在山东了,他就骑着一辆摩托三轮车往省外找寻,“这些年每到农闲我就会出来找,去了安徽、江苏……得有七八个省了,不能放弃。每天睡觉前都念叨,希望亲人给我托个梦,告诉我孩子在哪里。”

  为了贴补路上的开支,马凤国沿途卖起了土特产和气球,“小孩子最喜欢气球了,想着万一津伟也来买呢。”他说。

  去年,马凤国就接到了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电话,但因为疫情一直没有成行,“其实那个时候虽然没有见到津伟,但我知道一定是他。”

  如今,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赵津伟说,父亲的样子终于不是模糊的了,感觉比记忆中的身影,黑了、胖了,也老了,“我已经和单位请好假,晚上就启程回山东老家。”

  未来什么打算?马凤国说,看孩子自己,现在人找到了,肯定不会再走散了。“我是杭州民政养大的,肯定会留在杭州,服务更多的人,来回报大家对我的养育之恩。”赵津伟表示,名字自己也不改了,“这是杭州民政留给我的印迹。”


钱江晚报 小时·城事 a0003 父亲的样子,终于不再模糊 2022-06-20 钱江晚报2022-06-2000012;钱江晚报2022-06-2000010;钱江晚报2022-06-2000011;24399888;钱江晚报2022-06-2000016;钱江晚报2022-06-2000015;钱江晚报2022-06-2000017;24399886|;24399885| 2 2022年06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