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小时·评论

特殊孩子就业,期待制度化关怀

  近日,一则“好人有好报”的暖闻,令人倍感温馨。

  事情源起于6月4日凌晨的一场火灾,郑大姐见义勇为救了一家四口,引发嵊州全城寻找。

  鉴于郑大姐的义举,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要为郑大姐颁发奖金。没想到,郑大姐却说不要奖金,只希望能帮自己在特殊学校上学的女儿找找工作。

  就业的意义不只是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更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刚需。对于特殊孩子而言,更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融入社会实现独立生活。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陪伴特殊孩子的成长,父母们已经无怨无悔地付出了很多,但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如果特殊孩子不能找到适宜的工作,一旦父母老了,就会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郑大姐想帮女儿找工作的报道发出后,嵊州团市委迅速介入,帮思思找到了工作。据悉,思思即将入职的浙江晟达包装有限公司是当地的一家福利企业,原本公司里就有30多名残疾人员工,也招收过几名智力障碍的员工,所以在工作车间里,思思应该能很快适应。找到了工作,思思很开心,也为郑大姐的见义勇为续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特殊孩子的比例虽然不高,但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其绝对数字并不低。郑大姐因为一次无意之间的义举,解决了女儿的就业问题,其他特殊孩子能获得这样的特殊照顾吗?能引发媒体关注的特殊孩子,毕竟只是少数,能否引发对这一群体的后续思考,让所有特殊孩子不必凭某种“特殊照顾”也能顺利就业,是文明社会应有的人文厚度。

  解决特殊孩子的就业问题,特殊教育学校本身也要发力。除了正常的照顾之外,也要尽可能对这些特殊孩子展开相应的职业素质教育。嵊州市育才学校就尝试向职高延伸,开展汽车美容、糕点烹饪、智能种植等职业教育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据悉,2021年毕业生中,已有7人分别在4家企业就业。

  关爱特殊孩子,不能只限于“好人有好报”,还有更多的思思在等待着社会的制度化关怀。


钱江晚报 小时·评论 a0016 特殊孩子就业,期待制度化关怀 2022-06-22 钱江晚报2022-06-2200017 2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