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小时·人物

文章导航

大热天能吃到鲜活鱼虾,离不开他们这些日夜颠倒的运冰人

别人起床时,他们已收工

天还没亮,顾佳勇就开始干活了
扫一扫
更多精彩故事
尽在小时新闻

  昨天凌晨3点,杭州东山农贸市场。运冰人顾佳勇用铁夹子夹起三块冰条,有300斤,在光滑的地面上拖行。

  顾佳勇昨天的任务是骑着电瓶车跑6家菜场,赶在早上6点前,把130余条冰块从市场外拖进市场,交给摊主。

  夏至刚过,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水产海鲜摊位的用冰量大幅上升。送冰为生的顾佳勇也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用冰量增加了,一个水产摊位每天要用冰6~10条,大一点的市场一天要用冰60条左右。我每天都要送冰块,水产摊位离不开它们。”

夏天摊位用冰量剧增,活鱼活虾离不开它

  在东山农贸市场,水产摊位的鱼虾盆里都放上了冰块。

  “天气热,水温高,不用冰的话,活鱼活虾容易死。”多数水产摊主一年四季都用冰,但夏天冰块消耗更多、更快。

  水产摊位用冰的办法很简单:冰条到了,敲碎。“拿一部分放进盆里,盆里有温度计,对不同的鱼调不同的水温。另外一部分碎冰,放到冰海鲜下面,夏天化得快,要及时补充。”一位摊主说。

  这些冰条,都是一大早顾佳勇拉过来的。

  货车先把冰条从制冰场运到农贸市场门口,丢下就走。剩下的交给顾佳勇,他骑着电瓶车,把冰拉到一家家摊位上。

  顾佳勇一般凌晨2点起床,然后依次到6家农贸市场干活,大概六七点钟结束。

  “现在已经进入用冰增长期,凌晨4点多,就有摊主过来凿冰用冰。一般一家水产摊位每天用冰4条至4条半,东山农贸市场里的水产摊位用冰多一点,一家一天要七八条,等天气热到35℃以上,可能要用到10条冰左右。”

干这行十余年,最难的是下雨天

  顾佳勇是安徽人,今年50岁,在杭城送冰已经十多年了。他主要负责东山农贸市场、骆家庄农贸市场等6家市场的送冰工作。他每天要比摊主更早到市场,早已习惯了昼伏夜出的生活。

  在东山农贸市场的送冰工作相对轻松,“因为有地方停车,运冰车停在市场门口,我骑着电瓶车跟在后面,把冰用夹子一夹,一次拉上两条,直接送到摊位上去。”而且地面平整,拉冰时不容易碎。

  有时候遇到冰条碎了,顾佳勇就会觉得不好意思,“人家花钱买的冰,要好模好样的送到,碎掉了,摊主心里肯定不舒服。”

  拉冰拉碎的情况,会更多地出现在其他市场——对他来说,完成任务相对比较难。

  比如骆家庄农贸市场,门口不能停车,运冰车一般直接把冰条卸在公交车站。顾佳勇要从公交车站拉冰,送到市场里的摊位。

  他为此准备了一个小推车,一车可以拉四条冰,共400斤。车上无法绑绳子,冰滑,绑不住。

  他只能小心翼翼地慢慢拉着小推车。一路上磕磕碰碰,小推车里的冰很容易滑到地上,冰条又重又滑,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地上的冰搬上小推车。

  一个市场要搬60条冰,从公交车站到市场的路,顾佳勇要往返十多次。

  最头疼的是下雨天,“下雨,就担心冰会化掉。”于是,顾佳勇要加快速度,跑着推车,为了扶稳车,往往顾不上自己被淋湿。

  “咱干的就是力气活。赚钱哪有不辛苦的啊?”他说。

每年7月到9月最忙,一天要送几百条冰

  顾佳勇的工作单位是德清宝丰冷冻冷藏有限公司,和他一起做送冰工的同事还有几十位。

  厂里有制冰、运输、送冰等不同的岗位,一年四季都在出冰。这家厂生产的冰条,送往杭州各农贸市场和相关单位。农贸市场的水产摊位一年四季都要冰,天热时需要量更大;有些单位比如橡胶厂、食品厂、化工厂、大酒店等,也会需要冰。

  暑期有很多人在休假、游玩,但对顾佳勇来说,却是最忙碌的时候。“我们6月开始逐渐忙起来,最忙的是7月到9月,到时我一个人一天就要送几百条冰,又忙又累。”顾佳勇说。

  顾佳勇老家在安徽,在杭一个人租房住。他的儿子在江苏当兵。

  “儿子总跟我念叨,他已经大了,不需要我干这辛苦的活,叫我可以歇歇了。”

  顾佳勇倒没什么闲工夫来心疼自己,“我才50岁,也不算太老,还能干得动。说不定哪天干不动了,就停下来,回老家去。”

  记者从宝丰冷冻冷藏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每天制造一万多条百斤冰条,近几年受疫情影响,生意有所下滑。

  “农贸市场的用冰量最近刚进入增长期,高峰期杭州地区农贸市场一天要用掉2000多条冰。农贸市场安装空调对用冰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所有农贸市场都安装了空调,而且冰块制冷有能耗低的好处,所以冰块还是有市场的。”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他还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冰块发往杭州、海宁、湖州等地,农贸市场的业务虽然不是大头,但涉及的用工和用车比较多,公司分散在各地的像顾佳勇这样的运冰人员,有四十几人。


钱江晚报 小时·人物 a0007 别人起床时,他们已收工 2022-06-23 24416272 2 2022年06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