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党代会代表蔡浙飞拱宸桥畔访小店
留住“有声有色”的桥西
拓展运河文化新亮点
本报记者 盛锐 周丰 张蓉 文/摄
蔡浙飞在了解韩建勇(右)的古筝工坊的生存状况。 |
6月15日,在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前夕,作为733名党代表之一,蔡浙飞来到拱宸桥畔,和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一起走访了几家走向新生的“桥西守乐人”。
京杭大运河作为历史上的黄金水道和最早的高速交通线,在杭州城中静静流淌了千余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它,被誉为“流动的盛宴”,而拱宸桥是这盛宴上不变的地标。
从明崇祯年间(1631年)初建,到清顺治年间(1651年)倾圮,1714年始重建,1717年建成,1727年重修……历经磨难,拱宸桥却一次次新生。
正如当下的小店,疫情反复,收入减少……但小店店主们依旧在用自己的韧性,努力坚守着。
纾困帮扶政策之下
有了生存的信心
拱宸桥南面,距离登云大桥不远的地方有一排小木屋。小店背靠运河,时不时还有小鸟掠过。
这里就是被小时小店店主韩建勇誉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音乐角”的地方。今年40岁的韩建勇是荞溪古筝工坊的店主。
当蔡浙飞来到这里的时候,就听到小木屋里传来的古筝和竹笛声。
“我是2017年入驻街区的。”当初选择这里,韩建勇就是觉得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氛围和古筝很搭,“我的主营是艺术展演和线下教学。”
但是,今年3月疫情反复,位于景区的古筝工坊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各项工作基本处于停滞,“那一个多月,几乎没有收入来源,有不少培训机构都选择了离场。”
韩建勇坚持住了,即使没有学生,他每天也会来到工坊,弹弹古筝,就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
这让蔡浙飞感触很深,“疫情下,无论是基层小店还是我们文艺院团,都是一样的处境。面对这样的困境,大家都在苦修内功,有的时候感觉比疫情前还要更忙一些。当然,这样的苦修,都是为了疫情过去后更美的绽放。”
随着杭州市和拱墅区陆续出台相应的纾困帮扶政策,近期韩建勇的古筝坊也享受到了4个半月的房租减免优惠,“这让我们小店有了生存下去的信心。”
需要平台空间
留住“有声有色”桥西
作为荞溪古筝工坊的邻居,在疫情期间,“笛友之家”有着同样的遭遇。
“我们是守艺人,也是经营户。”“笛友之家”负责人徐登朝说,他们不像大型团体,拥有很多的演出机会,或者有很大的名望可以吸引生源,更多是星星点点的小店,“除了给予资金上的纾困帮扶,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平台,一处能够展现国乐风采的空间。”
而事实上,小店店主们也在尝试自主搭建平台,传播国乐文化。
“笛友之家”在直播中教更多人演奏竹笛的基本手法,同时邀请竹笛爱好者加入,分享和交流演奏技艺,这个过程中也吸引了不少粉丝。
最近,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正在提升改造,在征询意见中,“音乐角”的店主们提出能否在街区给他们提供一处展示空间,“别看我们店小,我们几家经常在晚上搞活动,能够吸引不少人呢。”
店主们告诉蔡浙飞:“桥西不仅仅需要‘有色’,更应该‘有声’。政府和小店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让国乐文化和运河文化交融,在桥西落地生花。”
练好内功开拓思路
坚守传统文化阵地
“我相信,这些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小店会等来再一次春暖花开。”蔡浙飞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她从店主的言谈举止间看到了乐观、坚定的生活态度。
“文化坚守是本分,同时练好内功,开拓发展新思路。店主们作为桥西守艺人,因为疫情等各种原因有着生存压力,但他们始终坚守着这块文化阵地。同时,他们还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引流,创造更多的文化生产力。”
走访中,蔡浙飞也提到了最近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新剧《钱塘里》,而这正是在疫情下的自我突破,“我们在苦修内功的同时,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把当下写进越剧中,演到舞台上,收获业内业外的一致好评。”
蔡浙飞说,希望借助浙江数字化改革的新机遇,向世界展示浙江精神、浙江文化新面貌,让老百姓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真正拥有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