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小时·在浙里

2014年,常山籍作家回乡发起“父亲的水稻田”,邀城里人体验农耕生活
如今,稻田逐渐“长大”,引来众多“稻友”,成为共富路上的有力实践

八年间,一片稻田改变的人和事

  “我想有两块水稻田,一块在大地上,一块在纸页中”,这是从常山县走出去的作家周华诚的梦想。

  2014年,他发起了“父亲的水稻田”众筹项目,邀请城市人一起走进老家常山的稻田,感受春种秋收,记录农耕生活。这两亩多的稻田,联接起了曾经断裂的城市和农村,也让他更理解以土地为生的父亲。

  酝酿了7个年头后,去年父亲节,周华诚把“父亲的水稻田”由一块变成了一片,由只有父亲周全仔独自参与,变成了多位农人父亲一起参与,成为共富路上的有力实践。

  一年过去,这片水稻田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钱报记者再次来到常山天安村,回访这片水稻田。

  这一年,父亲们的笑容多了

  6月19日,父亲节。常山县天马街道天安村的“父亲的水稻田”基地,周华诚精心筹备的“艺术乡建”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

  曾经安静的小山村天安村,因为这片“父亲的水稻田”重新沸腾起来。有村民说,像过年一样热闹。

  去年的父亲节,也是大雨中,周华诚在田埂上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宣布签约50位农人父亲。“父亲的水稻田”在七年之后增加到500亩,村里老父亲们的心也被“激活”了。

  “父亲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这是“父亲的水稻田”基地负责人杨建平最直观的感受。

  杨建平在杭州做证券投资15年。2014年,也是“父亲的水稻田”开始的那年,他辞职回乡。前年,他遇到了隔壁村的周华诚,了解到他在做“父亲的水稻田”,两个“归乡人”一拍即合,“这一年走来,我觉得很充实,这片水稻田里正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64岁的农人父亲付克水从没见过这样种田的——不施化肥,也不用农药,连草都是人工拔的,“为什么不用草甘膦呢,一开始我还想不通。”到了秋天水稻成熟,这些人还在田里扎稻草人。“我后来想,这是年轻人们在种田,到底还是不一样的玩法。”

  这一年下来,付克水也和其他农人父亲一样从疑惑到开心,因为他们的收入也实实在在增加了。还经常有记者来田间地头拍摄,他们上了好几回电视,方圆几里的村民都知道他们。

  “对华诚来说,故乡是用来建设的”

  因为这片稻田,很多朋友从四面八方赶到这个浙西小山村,他们互称为“稻友”,因一株水稻结缘。

  刚刚从常山县相关领导手里接过“驻村艺术家”聘书的赵统光,就是一位来自杭州的“稻友”,是一位建筑设计师。去年,他带来一个创意——扎了一个足足有六米高的稻草人。“它是一个农夫,也是一个稻田守护者,保护着我们整个稻田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一个美好的寓意。”一时间,这个高大的稻草人成了这块水稻田上最火的打卡点。

  今年,赵统光又想出了新点子,在水稻田上插了24面风雨旗。“寓意24节气,上面的绘画全部来自稻友们的原创。”

  另一位资深“稻友”——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沈希宏,利用专业知识,为“父亲的水稻田”项目提供最适合在常山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从2015年起,我连续参加了7年‘父亲的水稻田’活动,见证了这块田从一块变成了一片,从一个父亲变成了几十位父亲。周华诚通过这片水稻田,联接了城市和乡村,也联接了与父辈的感情。” 沈希宏说,在这块稻田上,他看到了无数美好而广泛的可能。

  “稻友”张晓风,也是周华诚的“铁粉”。“这几年一直在关注他,这次终于有机会来现场观摩,触动很大。”张晓风说,“故乡,对很多人来说,是用来怀念的,但在周华诚身上,他是用来行动和建设的。”

  从“种水稻”到“种文化”

  “读书人,不应该独守书斋,还可以走到更广阔的天地间。” 周华诚说,做了“父亲的水稻田”后,他的心灵一下子开阔了很多。原来一直纠结的很多问题,突然云开雾散,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父亲的水稻田”走过第八个年头,周华诚愈发感知到,原来被忽视的很多事,变得有意义起来。

  他带领很多“稻友”一次次回到村庄。从种田开始,也一点点在改变自己。

  作为一个写作者,他的写作更加沉潜,出版了好几本跟水稻田相关的畅销书,《下田》《草木滋味》《草木光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等,2022年初还出版了《陪花再坐一会儿》,这本书完全是从家乡的大地上“生长”出来的书,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我跟村庄,跟家乡的联接更加紧密了”,他的文字带着泥土的气息,更有力量了。

  过去一年,周华诚和“父亲的水稻田”的小伙伴们一起,更加努力地联接着城市的力量。去年新米出来后,他们在杭州举办了两场新米分享会,邀请很多高品质生活的人群来品鉴。今年,浙江物产道富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父亲的水稻田”,准备一起探索一条城市与乡村、企业与农民互动、共富的路径,在农文旅等很多方面展开探索。

  “这块稻田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稻友’的关注,我想是一种文化感召力。这些年我也尝试在水稻田里‘种文化’,水稻摄影展、星空下的诗朗诵等,很多‘稻友’因为这块水稻田开始创作,很多城里的孩子挽起裤管下田插秧,在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时,也在感知土地的意义。”

  这些尝试也给了周华诚更多启发,“一定要把文艺的力量注入到农村里来,才会激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包括今年我们提出的‘艺术乡建’,聘请了10位‘驻村艺术家’,他们也是乡村的代言人。”

  “共富路上,一定离不开城市的力量,离不开年轻人。”在这一点上,周华诚会更加努力地带领年轻人一起回到水稻田,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村庄工作和生活。


钱江晚报 小时·在浙里 a0006 八年间,一片稻田改变的人和事 2022-06-24 钱江晚报2022-06-2400010;24422606 2 2022年06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