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小时·焦点

毕业了,浙大这群学子选择划一次龙舟和校园告别

启真湖的桨声灯影里,有我的青春印记

喊着他们熟悉的口号,学士服的袖口被湖水汗水打湿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告别。00后在这个盛夏毕业,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告别式。

  因为疫情,他们的青春无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青春才几年?疫情就三年”。今天起,我们将推出一组来自天南海北的毕业生故事,来看看青春的不同模样,还有年轻一代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毕业了,浙大这群学子选择划一次龙舟和校园告别

启真湖的桨声灯影里,有我的青春印记

  2022毕业季如何告别?拥抱显得过于用力,转身又留下太多遗憾。

  再划一次龙舟吧,轰轰烈烈来一次。

  6月26日,浙大启真湖上,一声声口号划破平静,男孩女孩们穿着学士服在划龙舟,领头的男孩喊得最卖力,脖子上青筋直爆,湖水打湿了他宽大的袖口。

  他叫杨小和,他今年毕业了。

  阵阵桨声,伴随学业和毕业

  在启真湖上划船是杨小和最爱的事,一个人划龙舟的时候,绕着小湖划向大湖再划回来,路过阳明桥底时,桥上总有谈恋爱的情侣。

  拖着个大龙舟,杨小和是别人眼中的风景,他独自享受这一呼一吸下桨的节奏,在心里默念着节拍。

  龙舟队里总有人说杨小和是愣头青,平时训练不够还要给自己加训。想赢嘛,不丢人,他是领桨手,也是队长,2019年参加中华龙舟大赛之前,他给大伙儿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训练计划,看着就很魔鬼。

  那年的2月经常下雨,傍晚的紫金港冷风阵阵,10个队员,一个舵手,一个鼓手,划完船上岸时汗水混着雨水,风一吹就打哆嗦。杨小和让大家围着码头仓库里的“小太阳”,把身上稍微烘一烘,半干就差不多了,他们还要继续下一个10公里的训练。

  杨小和总是慢吞吞的,走路慢,说话慢,怎么也不像个灵动的运动健儿,可一旦上了龙舟,“就有一股王者气息。”队友如此评价。

  “梆、梆、梆”——鼓点声越来越急促,身体前倾,把桨深深插入水中,再用力一划,一声鼓一声桨。3月的海南天气不热,但汗珠顺着杨小和的脸淌进粉色的队服里,央视转播的画外音将镜头对准他们的龙舟——“第5赛道是来自浙江大学的学生们……”26.692秒定格了杨小和的龙舟队训练的那个冬天,杨小和站在央视采访的镜头前笑着,风吹乱了他的头发,浙江大学的龙舟队拿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第三名。

  2020年之前的端午是热闹的,杨小和一直在参加比赛的路上。在西溪湿地划皮划艇马拉松、在黄河划龙舟、在青岛的海上玩帆船——贵州、海南、浙江、陕西,他上过《奔跑吧》和跑男团划过龙舟,甚至连五大连池也去了,参加的是冰上龙舟比赛。

  奖状奖牌摞成一堆,在浙大,本科毕业生的第二课堂分数只要4分就可以顺利毕业,得益于这些比赛加分,杨小和的分数是223分,网站上显示,这是浙大有史以来的最高分数。

  匆匆步履,见证实习和考研

  2019年12月,杨小和偷偷报名了在福建的比赛,他在学校码头借了一双桨和救生衣就走了。赛后没能赶上高铁,他在绿皮火车硬座上坐了一整夜。“那时心里只有比赛和学习,两样都想拿第一。”他说。

  这年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疫情像一道分界线,把很多人的生活分成两边。杨小和的许多快乐,就这样留在了大二。

  中华龙舟大赛定格在了2019年,疫情之后再也没有举办过。

  杨小和是医学生,学制五年,他开始搬校区、上网课,去医院见习实习、考研,书本将他的生活填满,放下桨拿起笔,医院和校园路上,他匆匆赶路,没时间停留。

  杨小和被分派到浙大二院见习实习,他是最早一批两天一次做核酸的人。

  进手术室,值大夜班,见识生命的脆弱,也目睹过真正的生离死别。看到患者的女儿一个人蹲在走廊痛哭,那是成年人崩溃的瞬间;在分娩室值班,彻夜回响着产妇撕心裂肺的诞下新生命的呐喊……

  高度紧绷的神经挨到了回校的那一刻。他依然固执,2020年的那个端午节,没有龙舟比赛,他坐在龙舟船头,身后空无一人,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带着偌大的龙舟在启真湖划了一圈又一圈,风景如旧,呼吸节奏却不如往常般规律,他越划越快,越划越快,直到呼吸跟不上下桨的频率,在水里搅动的桨拍出了一个个大浪花,启真湖水深,浪花很快就不见了。

  灼灼灯影,点亮当下和未来

  天空不会总有阳光,遇到黑夜,灯便是阳光。

  浙大紫金港的“灿若星辰”灯通常会在跨年夜那天亮起,但在2021年的11月,疫情袭击紫金港,封校,彻夜做核酸,凌晨1点的紫金港从未有过这么多学生。

  灿若星辰灯第一次在特殊时刻亮起,照亮了一旁下沉广场的核酸采样点,学生们说:“灯常在,人常安。”

  很多浙大紫金港的学子如今回忆起来,依然会记得那个夜晚,在突遭疫情关头,灿若星辰灯的点亮,让人瞬间拥有了不一样的力量。这份穿透黑夜的光亮,似乎能照见未来的路一般,在毕业季来临时,充满无限希望。

  没有龙舟的日子里,杨小和买了一块小滑板,在傍晚,他站在滑板上,手里是一支被他划断了的废桨,他用这支桨撑着地,一点点往前滑,经常划到晚上8点才回寝室继续学习,这是他和路灯的秘密。

  队友们发现,杨小和不再那么固执地想要赢了,他开始划马拉松,最远的一场在湖州,单人皮划艇21公里,最近就在杭州大运河,双人皮划艇马拉松16公里,“能玩就行。”杨小和憨憨一笑。

  学习和考研生活很枯燥,好在有朋友。2021年末的那场跨年夜,杨小和得空从实习所在的舟山医院出来,他和中华龙舟大赛的队友们在浙大舟山校区聚了聚,他们已经两年没碰过龙舟了,但还是下意识地比谁的划船机拉得更有力,杨小和领了一份烤全羊,不太好吃,但还是有点心酸,这是他在疫情后,第一次吃到学校跨年夜惯例发的烤全羊。

  学医之路漫长,五年本科之后是三年的硕士规培,然后是博士,等到真正走进医院,也永远会有下一个病人,“谁能说考研上岸就是赢了呢?”杨小和问自己,得到否定的答案,突然就释怀了,疫情、学医、划马拉松,其实都一样。

  人人都曾有过无所畏惧的青春时光,在那个季节里,也许跌跌撞撞,也许狼狈不堪。但经历这一切,才是成长。

  “浙大!”“龙舟!”“走嘞!”“哎呀!”……

  毕业时的那场划龙舟,没有对手,杨小和的身边终于有了队友,他们把一束花摆在龙角上,然后齐声声喊口号。那天,启真湖阳光明媚,照得人睁不开眼……


钱江晚报 小时·焦点 a0004 启真湖的桨声灯影里,有我的青春印记 2022-07-05 钱江晚报2022-07-0500012;钱江晚报2022-07-0500014;24473231;24473236|;24473249| 2 2022年07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