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小时·焦点

开辟荒地、 改造阳台、认养私家农场

都市农夫的自我疗愈,播种希望收获感悟

胡正亲手种的番茄
他划船去菜地
与孩子一起体会播种与收获
阳台菜园长势颇丰

  被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填满的城市,似乎天然地和种菜格格不入。但如今,在杭州,越来越多的人当起了快乐的都市菜农。有人去郊区开辟荒地,有人将阳台精心打造成菜园,也有人争抢着认养私家农场。

  从“50后”到“80后”、“90后”,当都市人想方设法回归田野,与其说是种植收获蔬果,不如说是在收获一种心情,收获一种别样的生活状态。

两种文明 一个热水澡的距离

  胡正的一天是被菜园里的蔬果唤醒的。盛夏,清晨5点,70岁的胡正穿着一身白色T恤衫、宽松的亚麻裤、迷彩解放鞋,戴上草帽,骑着装满各式农具的三轮车,直奔小区外的河道。

  河道边,柳荫下,一条三米长的蓝色塑胶船静默停靠。从木船到橡皮艇,再到塑胶船,过去十年,这叶不断迭代升级的扁舟,是胡正每天和菜园保持连结的路径。

  沿河向西又折南,胡正的菜园就在约1.3公里外的河边荒地上。短短15分钟的划行,将他渐渐摆渡到一片远离纷扰的菜地。

  在这片地处杭州城乡接合部、尚未开发的荒地上,胡正却开垦出两片百余平方米的菜园。茄子、番茄、四季豆、长豇豆。在他日复一日的劳作中,种类繁多的蔬果在此自由生长。

  “土地是最忠实的朋友,只要踏实地付出,它就不负你。”脚踩泥土,闻着蔬果最原始的味道,胡正说,只要在菜园,自己就心情愉悦,“只要早上下了地,我一天都很踏实。”

  菜园里,令人欣喜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土地也时常回馈给胡正意外之喜。在肆意蔓延的藤叶中,不经意间,一个碧绿的瓜就出现在眼前。

  每隔两三天,去一次菜园,胡正就能带上一桶蔬果满载而归,满足全家人一日三餐的蔬菜供应。金灿灿的玉米、翡翠般的丝瓜、红彤彤的番茄……从田地到餐桌,前后只要3小时。

  唯一的代价是,在菜园里待上几分钟,胡正就会汗如雨下。胡正笑着说,“农耕文明和都市文明之间,只隔了一个热水澡的距离。”

  八点多,一个热水澡后,城市人的一天开启,褪去草帽和迷彩鞋,胡正回归自己的职业身份——浙江三联专修学院董事长。他要参与学院的重大决策,扶持新培训项目的开发,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等。

  2012年退休后,他把家安在了杭州的城乡接合部。

  以这座房子为原点,胡正开始向四周寻找可以开垦的荒地。

  最初,他将小区北门边的一片空地打造成了菜园,但随着城市发展,一年后,挖掘机就光临了这片土地,随后,高楼住宅拔地而起;他又将自己的目光拉远到小区的河对岸,买了条木船,到隔河相望的竹林中耕种起蔬菜,五年后,这片荒地也将房产商吸引而来,他再次眼看着推土机一天天临近,郊区荒地蜕变成新的住宅;2019年,他坐上新的塑胶船,划向更远的地方,将一片荒芜的茅草地开垦成现在的模样。

  开垦,推倒,再次开垦,在接二连三寻找土地的过程中,胡正愈发觉得“种菜是一种修行”。

  “土地会教会你很多道理,它要循序渐进,不投机,也就不会失望;会收获,也要面对失去。”这甚至成为胡正对抗失眠的方式。

  清晨的劳作彻底改变了生活习惯,足以令他在晚上10点自觉入眠,而不再像过去一样依赖安眠药。他已经不是心事重重的胡校长,只是头顶草帽、脚蹬迷彩鞋的“老胡”。

认养农场 为了生命和新奇

  在乔司农场小田星营地,自今年4月启动认领至今,7亩多的农田已经吸引了百余位认养人。他们大多是亲子家庭,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一起来体验“汗滴禾下土”的乐趣,也不乏向往田园的上班族。

  几乎每个周末,“80后”张美莲和丈夫都会带着一双儿女驱车40分钟,前往小田星营地。今年5月,他们花三千元在此认养了30平方米的土地,开启了一家人的农耕之旅。

  初衷源于孩子的一次发问。“妈妈,生命是什么?”当4岁的儿子闪着好奇的目光,张美莲却实在找不到语言来回答。最终张美莲决定带着孩子一起亲身实践,让他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历程。

  现在,这片农田成为两个孩子每个周末的期待。“儿子总是专注地盯着小菜苗看,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张美莲说,有一次,儿子还特意把菜园里收获的黄瓜、毛豆、茄子,带到了幼儿园,向小朋友们分享。

  “95后”杨巧云在此认养土地,目的同样也是为了孩子。“宝宝严重挑食,一点蔬菜也不肯吃。”而当农田成为新的游乐场,两岁的宝宝终于对绿油油的蔬菜有了亲近感。

  松土,播种,拔草,浇水,摘菜,在连续的农耕劳作中,发生变化的却不只是孩子。杨巧云说,一到田里,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菜苗,一点点长大、开花、结果,那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都得到了疏解。

阳台菜园 缓解乡愁和焦虑

  为了兼顾田园梦和便利,不少年轻人将自家三四平方米大的阳台打造成了菜园。

  每天早上,29岁的周佳梅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望自己种植的近20盆蔬菜。傍晚,当一天繁忙的工作结束,回到家,她也会花上至少一小时与这些蔬菜相处。

  对于种菜的这份热情,周佳梅已持续了半年。某种程度上,这些亲手打理的蔬果,承载了她的乡愁。

  周佳梅在德清的乡村长大,到杭州读书,工作后,她也始终保持着两周回家一次的频率。“每次回家,车后备厢都塞满了爸妈种的菜。”周佳梅说。

  但疫情的到来,仿佛拉远了德清和杭州之间的距离,她不再能频繁地回家,却又想念那种从小吃到大的“新鲜的乡土味道”。今年初,长时间没回家的周佳梅索性决定,自己在花盆里试着种菜。

  阳台种菜的决定也意外地在周佳梅和母亲之间建立了新的连结。为了向母亲请教种菜的经验,两人的通话越来越频繁,“成年之后,我都很少给妈妈打那么多电话。”周佳梅说。

  在母亲的电话指导下,茄子、秋葵、小白菜、生菜等各种蔬果在两个阳台蔓延生长,为她送来了家的味道。

  除了抚慰乡愁,阳台菜园也让创业者赛赛变得平静。从在花盆里撒下几颗小番茄籽起步,31岁的赛赛迷上了种菜。辣椒、茄子、鸡毛菜、萝卜、凤梨、蓝莓……如今,她的阳台被各种蔬果攻占。“一开始,一天恨不得去800遍,频繁地浇水、施肥,花盆追着太阳跑,就希望赶紧开花结果。现在,我会理解它有自己的生长规律,不能心急。”赛赛联想起自己几乎陷入停滞的事业,心态也开始变得平和。

  赛赛和丈夫创办了一家摄影工作室,疫情影响下,订单曾大幅缩减。“去年一整年,我都特别焦虑。”赛赛说,种菜不仅调节心情,也蕴藏着不少人生道理,带给自己意想不到的正能量。

  赛赛始终记得两个月前,自己在阳台收获的惊喜。连续两周,栽种的小番茄籽毫无进展,放弃希望的她在花盆里开始种下多肉植物。某个清晨,赛赛却看见番茄苗在多肉的缝隙里破土而出,“这真是猝不及防,又很治愈。”


钱江晚报 小时·焦点 a0005 都市农夫的自我疗愈,播种希望收获感悟 2022-07-15 24521590 2 2022年07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