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写得都能参加书法展,英文也堪比印刷体
这本快80岁的毕业纪念册里
满眼是那激越少年心
本报记者 黄伟芬
“同窗一载,情深十年,寝食相共,旦夕互随,应祖国召,忍痛别离,分袂依依,骊歌绵绵。”
“今后三十年之国事,非吾辈青年负其责任又将谁属”。
“朋友这不会是我神经过敏吧,现在别了,话不尽的友情……”
……
一本泛黄的纪念册上,一页页记载了同学间临别的赠言。写下这些文字的人,意气风发、性格迥异,从他们留下的字中就可以看出一二。
昨天,来钱江晚报分享这本纪念册的,是杭州读者施先生。
施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请把字写好,再谈书法》的文章,觉得甚有道理,于是翻出了父亲留下的这本册子。
“看里面的落款,应该是1944年的事情。”施先生说,父亲出生于1923年,1944年21岁,他的同学应当也是相仿的年纪,大家都写了一手好字。从纪念册内容来看,是同学毕业时互留的赠言。
“我父亲小时候,字写得好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写得很好。”
施先生老家在湖州,湖笔正是当地的特产。“父亲去世已经有十来年了,我记得他不仅字写得好,英文也很棒,数学、绘画都不错,退休前单位里的宣传工作都是他负责的。”
和很多很多父亲一样,施老先生在世时鲜少和子女谈及过往。后来,施先生从父亲的履历中看出,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有过一段流亡生活,再后来考入江西一所中学,毕业后进入邮电管理局工作。
这本纪念册落款的1944年夏,应该是父亲中学毕业的时间。
今年,施先生98岁的母亲去世了,收拾东西的时候整理出来了这本纪念册,让施先生对少年时的父亲又多了一些了解。
纪念册第二页,是施先生父亲手写的英文,堪比印刷体。
施先生的朋友圈里,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当他把这些“作品”分享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写下这些字的“不是一般人”,人人都是“大家”,书法造诣称得上自成一派。
从施老先生留下的册子来看,同学们除了字都写得很好,还很有仪式感,有人认真贴上了自己的一寸照,有人在落款处留下了私章。
不仅书法可欣赏,内容也可读,字里行间藏着少年们迥异的性格。
有的人工工整整写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人满怀壮志留言:“今后三十年之国事,非吾辈青年负其责任又将谁属”。
有的人说自己和施老先生同窗两年,“终于使我看出你的个性是个火炮,若一旦惹怒了你,你的火就要烧得很大”,让人不禁有些好奇他们之间的故事。
70多年前的往事都存在了这本纪念册里。
施老先生珍藏多年的这本纪念册,留下了少年时代的风华。
更让施先生感慨的是,如今的年轻人,字写得好的不多了,“现在很多人把书法当成一门艺术来学。”
施先生向记者分享这本纪念册和背后的故事,是想呼吁更多人,重视传统文化,并要活学活用,正像他认可的那篇文章里引用的何绍基所说:“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