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见的“灯笼树”,灯笼里藏着种子
村里家厅的匾额前,孩子们认错了“越国公”
三朵玫瑰花换一个故事
孩子听到了身边的传奇
本报记者 黄莺 陈玥 文/摄
孩子们自己动手做标本 |
柱子好粗呀,孩子感受的是村庄的底蕴 |
在家厅,带着孩子认识古建筑 |
近日,淳安汾口龙川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戴上红领巾和小黄帽,参加了一次特殊的户外教学课。
他们中,部分孩子跟着自然教育机构“浙江山野”的老师们去学校附近的小山,上植物认知课;另一些孩子则跟着“千岛湖工匠”汪奇湖,去学校所在的茅屏村汪氏家厅显仁堂,上一堂关于古建筑传统和村庄文化传承的室外课。
这是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和《钱江晚报》共同举办的“益起过中秋”活动,希望孩子们从司空见惯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开始,了解自己家乡的故事和传承,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爱家乡的种子。
我们还设计了互动活动:让孩子们动手采集植物、做标本;还为孩子们带去了玫瑰花,送给家里的长辈、村里的老人家,来交换他们讲述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或习俗。
“将来总有一部分孩子会留在家乡建设新农村,作为老师,希望孩子对家乡多一些了解,以后能挖掘本土文化,让我们的山村更美更有特色。”龙川小学校长余其成这样说。
“常常”见面的植物们
这次都有了名字
此次植物认知课,是“浙江山野”的老师们第二次参与“益起过中秋”的活动。他们说孩子们天性都是爱自然的,只要进入自然的环境,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孩子们最高兴的,是这些“常常”见面的植物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开着黄花、结着红果子的树是“灯笼树”,灯笼里藏着种子;村口的芭蕉不是本地种,是从热带移植来的,有果实,但口感不好。
很多孩子采集了植物的叶片,记得了植物的名字,很开心地说:“我要回去考考爷爷奶奶,知不知道这个植物的名字。”
在户外的课堂上,孩子们记住了植物也是有传承的——小米竟是从狗尾巴草驯化而来;果实很小的野大豆是大豆的祖先;花朵艳丽的鸡冠花,它的祖先是青葙,青葙开出的花朵一点都不亮眼。
9月花开,不少植物果实成熟,孩子们却在问老师:“明年春天你们还会来吗,带着我们看春花?”
“越国流芳”匾额前
孩子们集体认错了“越国公”
去茅屏村的家厅“显仁堂”,要走10分钟左右,课程在路上就开始了。
汪奇湖问:“同学们知道古时候的先祖怎么选择地方定居吗?”孩子们都摇摇头。
“要有山有水有平原。”汪奇湖指着村里的一座小山告诉孩子,茅屏村的“屏”就出自这座小山,意思是“山如屏障,可以为村庄遮风挡雨”,而在农耕时代,有水有平原田地,才能种植谷物养活家人。
显仁堂门口挂着“越国流芳”的匾额,汪奇湖问:“看到‘越国’,你们知道说的是谁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勾践”,不想却集体回答错误。
“大家都知道吴越争霸、卧薪尝胆,所以条件反射,就觉得是勾践了。”汪奇湖说,在安徽和浙江交界的地方看到“越国”的匾额,其实说的是唐朝初期越国公汪华,如果家厅看到“越国”两个字,说明这是汪姓人家的家厅。孩子们个个张大了嘴,很惊讶:“居然不是勾践,哇,新知识。”
在家厅里,孩子们根据汪奇湖的指引,敲击近百年的木柱,声音犹如金石;看什么是冬瓜梁;数数重新雕刻安装的牛腿上有几只狮子,以及狮子的数量有什么讲究。
有小朋友说,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本地单数为大,狮子的数量只能是三只、五只、七只、九只,最多十三只,他也要去自己村里的家厅数数牛腿上到底有多少只狮子。
课后汪奇湖说:“很多孩子天天都路过这个家厅,但是这里的故事还是第一次听。我会和学校建立长期联系,如果以后孩子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校来问我,我愿意做这样的传承人。”
用玫瑰花换故事
有孩子第一次听到家乡的“传奇”
我们在六年级孩子中发起了活动,用三朵玫瑰花换一个故事——让孩子们带上玫瑰花,请长辈讲讲村里的故事和传统。
有孩子带着遗憾回来了:“老师,我找的老人家说没有故事。”
也有孩子高兴地来问:“奶奶说,我们村里婚嫁时要送‘鸟包子’,这个是不是传统?”
汪泽昊就用玫瑰花换回了一个茅屏村由来的传说。“我爷爷说,我们的祖先汪豪,原来是江西的,打猎时来了茅屏,他准备回家了,他的猎狗却怎么都不肯走,而且赶了两次猎狗都不肯走,他就把一根扫帚插在了地里,说,要是扫帚发芽了,就来这里扎根,猎狗就跟着他走了。第二年春天,他又来这里打猎,发现插下去的扫帚居然长芽成活了。他觉得这是天意,就来了这里定居。”汪泽昊说,他听了很多童话,感觉都离自己好远,爷爷讲的这个故事让他觉得原来自己生活的村庄也很神奇。
“爷爷讲故事的时候也很高兴,还说他会再想想村里有没有其他故事,以后都讲给我听。”汪泽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