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小时·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开化金星村刘玉兰家,有了以她命名的190亩“刘奶奶无花果基地”
“空气也能卖钱”这句话,村支书11年后终于理解

一颗无花果结下的情缘

刘玉兰带着记者参观金星村

  2006年8月16日,雨后初霁,习近平来到开化县金星村。在村口一下车,他就感慨:“这个村很好,绿化好,美化也好,在全省很有特色。”

  金星村,地处钱江源头,是开化实施“千万工程”的样板村……

  随意走进一户人家,好客的村民刘玉兰见来了客人,拿出刚刚摘下的无花果,热情地招待大家。习近平爽快地拿起一个尝起来,说:“无花果是绿色健康食品,可以多种。”

  ……在村口即将上车返程时,他又回过头来叮嘱郑初一,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将来通过“山海协作”,空气也能卖钱。

  ——摘自

  《习近平浙江足迹》

  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的金星村,是浙西南的一个山区村。2006年8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村里考察调研,和村民们亲切交谈。在金星村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走进了村民刘玉兰的家。

  16年过去了,这一家人生活得怎样?钱江晚报记者近日走进金星村,寻访刘玉兰老人,看看他们家和这个小村庄这些年来发生的变化。

  从一棵无花果树

  到190亩无花果园

  走进金星村,眼前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典型江南村落。村口的公园内立着一块大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格外显眼。柏油村道两旁,绿树成荫,搭配着一幢幢白色的独栋小屋,犹如走进一座度假村。屋后是连绵的大山,房前是一江碧水,白墙黑瓦花格窗,散发着浓浓的诗画江南韵味。

  刘玉兰老人的家,是马金溪畔一个漂亮的小院落。院子里绿草茵茵,排列着形态各异的花木盆景,赏心悦目。82岁的刘玉兰虽已满头白发,但依然精神矍铄,腿脚轻快。

  刘玉兰出生在福州,后来随着从部队转业的丈夫来到浙江,在开化金星村扎了根。

  当年习近平品尝的无花果,是刘玉兰从自家院子里的无花果树上摘下来的。那棵无花果树,是她上山挖草药时偶然发现、移种,当时不仅是村里的唯一一棵,开化县也很少见。

  这些年,刘玉兰一直悉心照顾着院子里这棵无花果树,一家人也都记下了习近平的话,开始从事无花果的种植,并慢慢延伸到深加工。如今,他们家在开化池淮镇上拥有190多亩的“刘奶奶无花果基地”,旺季每天的采摘量达5000斤左右。同时,还开发出无花果酒、无花果饮料、无花果酵素、无花果果脯果干等系列产品。

  现在,整个开化的无花果种植面积已近2000亩,带动上千农户增收。

  除了无花果种植加工,刘玉兰家还经营着石砚的文创加工,家里的房子和这个漂亮的院落也是前两年刚刚翻修的。她儿子周华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和16年前相比,生活条件肯定是又上了几个台阶。

  “空气也能卖钱”

  这句话,村支书11年后终于理解

  金星村地处钱江源头,是开化实施“千万工程”的样板村。过去,村民靠“砍砍种种”为生,山林荒芜,经济落后。“千万工程”在全省开展后,金星村逐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垃圾集中收纳等。到2006年初,这里已经成为山林茂密、绿树成荫的生态村。

  习近平在村里考察时,负责讲解的是当时的金星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当年,在村口即将上车返程时,习近平又回过头来叮嘱郑初一,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将来通过“山海协作”,空气也能卖钱。

  当时,郑初一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空气怎么卖钱?”直到2017年,有一天清晨5点多,早起的郑初一看到几个上海来的游客已经在村口锻炼,他问,大姐,你们怎么也不多睡一会儿?“她们说,我们在上海的床比你这里好,房间也比你这里好,但是空气没有你这里好。我这么远跑来这里睡懒觉,不是太可惜了吗?”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空气也能卖钱’的含义。”郑初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金星村特别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

  这句话的分量也体现在一棵银杏树上。金星村村委会对面有一棵千年银杏树,过去村民建房都从树周围取土,导致部分根系裸露在外,叶子也很稀疏。后来,村里在开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运来500多车黄泥对树根处进行回填,请来林业专家为它“会诊”和救治。3年后,千年古树发出了新叶,如今这棵银杏树巍然挺立、枝繁叶茂,成了金星村最亮丽的风景,也为村里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很多人不知道金星村,但都知道开化南边有一棵大银杏。每到秋天,很多游客冲着它来拍照、打卡。”郑初一说。

  这些年,金星村的乡村旅游业从无到有。如今,九成以上的村民从事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全村已开设18家民宿和6家农家乐,其中不乏单价千元以上的高端民宿。金星村98%以上的农户都种起了茶,仅名茶一项就给全村每年带来700多万元的收入,茶园成了村民致富的“聚宝盆”。村民人均收入也从2006年的5800元上升到了2021年的近4万元。原先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村创业,“当年,村里有1/3的村民在外务工,现在已经不足1/7了。”郑初一说。

  如今,“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早已刻入每个金星人的心里。去年起,金星村还牵头与相邻的华民、下溪等7个村,共同组建“大金星”共富联盟。就在今年8月,联盟推出的首个旅游项目水上游船在穿村而过的马金溪上与游客见面。

  “我们全村的百姓,特别希望习总书记有机会再来金星村走走看看,再尝一尝我们村的无花果,一定比当年更甜。”郑初一说。


钱江晚报 小时·特别报道 a0002 一颗无花果结下的情缘 2022-09-20 钱江晚报2022-09-2000024;钱江晚报2022-09-2000023;钱江晚报2022-09-2000021;钱江晚报2022-09-2000012 2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