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越来越自动化,年终奖也越来越高,杭锅三代见证企业巨变
这样的变化,当年想都不敢想
本报记者 王燕平
杭锅崇贤工厂生产车间 |
1955年杭锅成立当年的照片 |
一大早,49岁的郑光华就忙着与我省湖州、河南的两家供应商联系,沟通、落实锅炉用管道、配件的采购合同及供货事宜。
他是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子洁能”)的采购员。这家公司,前身是老杭州人口中的“杭锅”(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算起来,老郑是一个“锅三代”,他的外公、母亲都是杭锅人。今年,已是老郑在杭锅的第29个年头。
“这几年,公司进行了管理变革,像我们采购员岗位,现在实行激励机制,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明显都提高了。”郑光华说。去年他拿到了7万多元年终奖,而以前一般只有几千元,“顶天也就2万元。”
在西子洁能,像郑光华这样的“锅二代”“锅三代”不在少数,他们见证了这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并通过改制变强的全过程。
一家三代都是杭锅人
家族有七八人曾在杭锅工作
郑光华的外公是杭锅元老之一,从开厂一直做到退休。“我的外公以前是个铁匠,1955年杭州锅炉厂在杭州东坡路刚成立的时候就被招进去了,在锻工车间工作。”
杭锅刚建厂时,员工只有30多人,最初的业务只是小型锅炉修配,设备相当简陋,大家就靠一个炉子、一把铁锤干起来的。
“听我妈说,那时候,外公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基本上靠外公一个人赚钱,养活一家五口。” 1958年,杭锅从东坡路迁至艮山门外打铁关,也就是东新路245号,成为一家占地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大型国有企业。
郑光华的妈妈年轻时作为知青去了转塘,并在转塘成了家。1980年回城也进了杭锅,先后做过杭锅幼儿园和托儿所的保育阿姨、小卖部营业员兼会计、行政科食堂会计等。
当时从转塘到杭锅路途遥远,坐公交车差不多要两个半小时,单位就给她安排了集体宿舍。
“过了两年分了个单间,这在当时属于很不错的福利待遇了。”郑光华说。又过了几年,分到一套两间的房子,郑光华和哥哥搬来和妈妈一起居住。1997年前后,单位分了一套46平方米的套房。
受外公和妈妈影响,郑光华1990年初中毕业后进了杭锅技校,1993年毕业后进入杭锅工作。“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我是农村户口,就一心想跳出‘农门’,拥有一个居民户口。而杭锅当时在杭州的国有企业里效益、待遇都算不错。”
实际上,郑光华的哥哥也曾在杭锅工作过。家族里,曾在杭锅工作的人至少有七八个,“现在表弟的儿子,也在杭锅(西子洁能)实习。”这样的情况,在杭锅职工里并不少见。
见证杭锅一次次巨变
“去年年终奖拿了7万多元”
到杭锅做了一年学徒工后,第二年,郑光华调去做了一名热处理工,这一干就是20多年。
“锅炉的配件电焊之后会产生应力,如果不进行热处理很容易断裂。所以要把配件用平板车推到炉子里,进行去应力热处理,炉内的最高温度可达七八百摄氏度。”郑光华的任务就是在控制室内,通过电脑监控热处理的进程,确保热处理的电力稳定。
“那时候用的还是386电脑。控制室只有10平方米左右,因为要给机器降温,控制室内装了空调,我们算是沾了光。”尽管如此,机器全负荷工作的时候,里面的温度也有40多摄氏度,因为当时是用电加热,可控柜的元器件会发热。基本上在控制室待上三五分钟,人就浑身湿透,隔段时间就要跑出去透透气。
刚开始的时候,郑光华一个月收入三四百元,跟社会上比还算可以。但后来公司的业务量上不去,收入也始终不见增长。“有时候一周只上三四天班,平时就在家里等通知,有业务再去上班。”
西子洁能副总经理俞苗1994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杭锅工作,对杭锅的历史记得很清楚。2002年前后,杭锅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那时候我们想买美国公司的技术,但苦于没有钱,于是想找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加盟。经过比较之后找到了西子联合,因为西子一直在搞制造业,而且跑在了行业的前列。”
西子入主后,先后在杭锅投入1.3亿元。从2003年开始,杭锅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业务井喷式发展,规模、利润都翻倍增长。
郑光华的切身感受是:工作一下子忙起来了。“有时候连做个把月才有时间休息。收入也明显增加,也更有奔头了。”
2016年,郑光华调到采购员的岗位,主要跟供应商打交道。“我们的供应商在江苏尤其是苏南比较多,那边的产业链比较完整。”郑光华说。去年公司的业务量很大,郑光华也更加忙碌。“以前年终奖一般几千元,最好也就两万元,去年我拿到7万多元年终奖。”
实行计件制,多劳多得,上不封顶,这是最近几年杭锅实施管理变革后采取的措施,此举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技术员出身的郑光华,还会自己设计小程序改进操作提高效率,他的聪明才智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