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7版:大道先行·特别报道

充满智慧和温度的小确幸,一个“80后”老社区的“未来之路”

大家的“未来社区”大家造

小区“数字化驾驶舱”里的显示屏
老年食堂人气旺

  充满智慧和温度的小确幸,一个“80后”老社区的“未来之路”

  大家的“未来社区”大家造

  本报记者 方力

  通讯员 冯晨晨 曹义

  鲁列 谢雯艳

  杭州翠苑一区的桂花许是比别的地方开得早,9月底光景已淡淡飘香。

  翠苑一区是西湖区着力创建的省级未来社区之一。到底什么样的社区生活,是未来的、美好的、幸福的?

  “我们向居民寻求解法。”

  “80后”社区党委书记项菲菲穿了一条优雅的天蓝色长裙,微笑着说:“大家的社区大家造。”

  居民有没有地方吃饭,有没有地方运动健身和排练,一老一小要有老年康养和成长驿站……社区组织热心居民成立了智囊团和“挑刺团”,一有空就碰头商议、建言献策。

  大家写下一条条关于奔赴高品质未来生活的金点子,谋划着未来家园的模样。

  如今,创建大半年过去了,变化悄然发生。

  广泛听取居民意见

  楼道改造方案改了11次

  翠苑一区是典型的“80后”老小区,最早的房子建于1984年。走进小区,却没有暮气沉沉的感觉,反而有一种经年的典雅。

  项菲菲走在小区里,对这里的54幢楼134个单元3146户居民,如数家珍。

  “你细看楼房的外立面,新刷的颜色是渐变的,是为了营造水光涟漪的感觉。”她说,老底子翠苑一区的位置,就是一片芦苇荡,这清清浅浅的墙色,泛起居民记忆里的波光。

  不过,颜值重要,里子更要能打。

  项菲菲对记者说,这些二三十年的老房子,楼道大多破损不堪,怎么改造适合老年人安全步行?“从始至终,我们改了11次方案,做了八九个样板。”

  “做好一个样板,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去走一遍,结合居民的意见,前后试验了一个多月,才找到对的。”

  比如,楼梯踏步修复方案,先用了水泥砂浆修补,发现强度不够;然后用了细石混凝土,结果容易开裂;接着改用地坪漆,但是太薄较光滑,易破损、易摔倒……

  最后的方案,选用了地坪漆和金刚砂组合,同时,对楼梯的扶手、栏杆、滴水线一并修复。

  智能水箱和“孝心车位”2.0版

  让老人住得更安心

  项菲菲带记者参观了小区“数字化驾驶舱”,这里相当于社区的小脑,目前正在打通、调试各种数据端口。

  大屏幕显示,翠苑一区住了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834人,占全社区常住总人口的27.5%,其中80岁以上独居、孤寡的老人有200多个。

  项菲菲说,社区会陆续给小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佩戴智慧手环,手环绑定的信息录入“小脑”。老人发生突发状况,可以通过手环一键呼救,并实时联通24小时值班室,方便物业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处理。

  除了手环,还有水位监测设备,可以监测老人家中的水位。“通过马桶水箱的芯片,可以感知水位变化,如果24小时没变化,就要引起警觉,我们要上门查看。”

  老人需要居住安全,也渴望亲情的温暖。最近,翠苑一区全面升级了36个“孝心车位”,让子女“常回家看看”更便捷。

  “我买了些水果、牛奶,还有速冻面点,妈妈早饭可以蒸点馒头、烧个馄饨吃吃。”俞红每隔半个月就来看望88岁的母亲。

  她住在下沙,开车单程要花1个小时,之前每次都提前打物业电话预约车位。她觉得现在更方便了,能在小程序上预约“孝心车位”,而且停车更精准,再也不用拼车技和眼力——因为“孝心车位”2.0版本,加持了地磁检测器、单双向引导屏等设备。

  项菲菲介绍,“孝心车位”礼让泊位,已纳入社区居民公约,并设立了“礼让积分”,对经常礼让车位的业主及看望父母的子女,社区会给予适当减免物业费、停车费等奖励。

  “这些举措,不一定就能增加子女回家的次数,但是我们希望能营造‘常回家看看’的孝文化。”项菲菲说。

  老年食堂4.0版更智慧

  刷脸就能定制菜单

  “养”字繁体下面一个“食”,民以食为天。

  翠苑一区的老年食堂是一张金名片。它曾是全省首家老年食堂,时隔20年后,如今升级到了4.0版本。

  中午11点,老年食堂“翠食坊”已经热闹非凡。

  走进食堂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清的餐厅信息显示屏,显示了包括用餐年龄占比、膳食营养健康分析等数据的“老年食堂数据数智化平台”。

  紧靠其左上方的摄像头很是显眼。这是一个智能人脸识别仪,当食客走进餐厅,便能进行人脸识别,并抓取信息传送至系统后台。

  “不宜食用:杏仁;建议食用:米饭、清炒毛毛菜、千张结烧肉、西红柿炒蛋。”刚刚进门的郑女士因为对杏仁过敏,系统立即提供专属于她的“定制菜单”。

  “我们将老人的健康信息采集录入小程序,如慢性病、过敏原等,由此形成老人的健康档案。当老人经过人脸识别,两秒后系统就会显示适合其食用或不适宜食用的菜品。”

  老年食堂数字化项目负责人介绍,有了数据,食堂前期选择菜品时就进行合理搭配,挑选低脂、低盐的食材;厨师在烧菜时对用料也有所调整。

  “现在的菜比以前软多了,而且菜品种类也丰富很多。”78岁的傅阿姨要了山药黑木耳、土豆鸡块,与自己的好姐妹一起用餐,“年纪大了更要注意身体,有了这些高科技,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安心。”


钱江晚报 大道先行·特别报道 a0017 大家的“未来社区”大家造 2022-10-14 钱江晚报2022-10-1400014;钱江晚报2022-10-1400015;钱江晚报2022-10-1400019;钱江晚报2022-10-1400016;24907470;24903011 2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