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小时·教育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做好“水”文章
走应用型高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之路

今年9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启用,开启“一校两区”办学新阶段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做好“水”文章

  走应用型高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之路

  将日历翻回到2013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几经挫折不言弃,坚持奋战十余年,终于圆了几代水院人的“升本”梦。

  升本近十年来,学校牢记“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的殷殷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做好“水”的文章,在办学育人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9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启用,学校进入一校两区办学新阶段,迎来发展新机遇、新平台、新起点。

以“水”为本    擦亮立德树人鲜明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水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积极思考水利特色行业高校“高质量、有特色”办学育人实施路径,以辨识度较高的水教育、情怀教育擦亮立德树人鲜明底色。

  “不学水利,为什么也要学习水教育课程”是不少浙江水院大一新生头一次看到课表时会提出的一个疑问。非“涉水”专业也要“知水”,正是浙江水院对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在人才培养上提出的一个“校本”要求。

  学校早在2004年即启动特色水教育项目,并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开设《浙江特色水教育》课程。近年来,又依托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等平台,加大挖掘水教育课程育人价值力度,推进水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生第二课堂,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精神品质和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还积极构建国家、浙江省、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凝练课程思政“十法”,助力学校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2017年起,水教育已覆盖全校所有学生,水教育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程,水教育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邀请行业专家、领导讲授“入行”第一课,思政课开到水库大坝、田间地头……借助丰富多彩的“大思政”活动开展情怀教育,是浙江水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奏响“三全育人”高音的另一个有力抓手。

  从分层分类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到实施“立德修身”德育工程,再到构建情怀教育模式,学校十年磨一剑,将情怀教育逐步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网络思政等教育教学各环节,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会贯通。

  学校开展水教育、情怀教育成效显著,涌现出全国“母亲河奖”获得者汪松哲、被新华社点赞的“跪地托举伤者40分钟”的95后干警蔡卓奇等一大批情怀学子。“河小二”乡土实践育人工程获评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有风景的思政课”“点寸微光育桃李”等案例入选《浙江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理论与实践》丛书。

向“水”而行    打造社会服务靓丽名片

  10月初,我国新增4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其中“四川省通济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这2项的成功申报由浙江水院刘学应教授团队提供技术支撑。自2021年初至今,该团队已为我国5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成功申报提供了技术支撑,被业界称为“申遗智囊团”。

  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刘学应说:“我们把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和学科梯队建设融为一体,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培养人、锻炼人。为灌溉工程申遗出力,我们水院老师义不容辞。”

  在浙江水院,还有很多师生团队积极对接行业需求,为浙江水利事业发展和实施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出谋尽力。如颜成贵教师团队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深入农村调研,掌握了浙江3700多万农民饮用水安全及上万个工程的一手动态数据;陈晓东、李东风、刘林松等自2015年起参加“千人万项”蹲点指导服务;段永刚十余年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获评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毛前、周建芬、秦子鹏等积极参与社科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2017年落户于浙江水院的全国首家河长学院——浙江河(湖)长学院至今已通过“送教下基层”等方式,开展业务培训近100期,覆盖10余个省份。

  多年来学校积极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师生志愿团队,蹲点服务“剿灭劣V类水”“美丽河湖”“农村饮用水达标提质”等工程,助力政府解决了一批重大民生及发展问题,擦亮了浙江水院服务水利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靓丽名片。

  学校坚持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打造浙江省农村水利水电资源配置与调控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数字孪生流域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水特色”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不断增强咨政建言能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近十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奖项近10项。师生科技竞赛也硕果累累,在省级以上赛事中荣获1000余个奖项,如2022年在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中斩获4个特等奖。

观“水”明道    凸显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水承载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是学校育人的良好载体。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水利特色行业高校,浙江水院在校园文化的打造上可谓匠心独具。

  钱塘校区“清渠问源”“游鲤伴学”等水院八景凸显水元素,标志性建筑图书馆源于水轮机模型,图书馆大厅有大型水文化雕塑、著名历史人物治水壁画等,学生在校园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水文化熏陶。

  南浔校区的建设更是在“水”上做文章。校区建设秉持“大学建在实验室上”理念,是一座集生态化、智慧化、人文化、品质化、协同化“五化合一”的现代化浔水学殿。思源楼一楼大厅最显眼处,安放着长江设计集团捐赠的三峡大坝坝基大口径岩芯。这块长1.87米、直径0.8米、重2吨的三峡坝基大口径岩芯,不仅记录着三峡工程重要地质信息,更见证了几代人建设三峡工程的艰辛历程,是师生珍贵的实物教材。

  学校不断挖掘水文化内涵,以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滋养每一位学子。学校建设节水灌溉教育示范基地,以水文化建设撬动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将水的清净、谦逊、包容等品质融入清廉水院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每逢节假日,学校师生组织开展的志愿活动遍地开花,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今年7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湖州南浔站系列活动举行,浙江水院的学生以国际志愿者身份,为来自22个国家驻华使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的33名外宾提供志愿服务,受到高度赞誉。学校800余名亚运会赛事志愿者圆满完成有关服务工作,受到亚组委和属地政府一致好评。学校多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多支团队获评省高校“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百强团队”“优秀团队”。

  十年奋进结硕果,踔厉奋发启新程。2023年,浙江水院将迎来办学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红色根脉”,强化党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推进浙江“两个先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水院应有的贡献。


钱江晚报 小时·教育 a0016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做好“水”文章
走应用型高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之路
2022-11-17 钱江晚报2022-11-1700011;25063764;钱江晚报2022-11-1700013;钱江晚报2022-11-1700015;钱江晚报2022-11-1700018;25063831|;25063830;25063832 2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