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人文读本

文章导航

风从田野来

浙江迎来文艺作品丰收季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推出采风系列报道

周国峰在采风中
周国峰镜头下的红心李
舒思维采风中拍到的双胞胎

  浙江迎来文艺作品丰收季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推出采风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 李蔚

  不久前公示的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浙江7部作品上榜,迎来了一个令人称羡的文艺丰收季。

  为了创作,浙江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村前屋后,街头巷尾……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记录普通人的生活细节,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在“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中,展示地域文化的光芒,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就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说,只有与时俱进地把创作视角与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反映时代的文艺作品。

  秋天,是丰收时节,也是文艺工作者采风写生的“旺季”。11月,杭城迎来了两个采风主题展。月初,“生长着的乡村”摄影展上,60余位摄影师晒出他们“观察”了一年多的浙江乡村;今天,“觉行——中国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社会实践汇报展”开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源,又在哪里?采风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寻根溯源的必行之路。

  那么,风从何处来?

  乡村在镜头下“生长”

  过桥,一拐进萧山所前镇三泉王村的地界,周国峰就张望到村委大楼前方那片青绿园子,“这是跟阿里合作的亲子菜园,上次我来还只是一块半荒的菜园,这么快搞好了。”

  周国峰,杭州萧山人,业余摄影师,“玩”相机已有10多年,从去年7月开始,他和其他60多位摄影师一起,参加了由省文联、杭州市文联以及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生长着的乡村”美丽乡村驻地摄影计划。

  这个“行动”最后做成了“生长着的乡村”摄影展,11月1日在浙江展览馆开幕,策展人之一、著名摄影家傅拥军说,这样大规模的乡村影像田野调查展览在国内也是不多见的——省内一线摄影师、摄影新峰人才们,以萧山20个村庄为样板和对象,前后耗时两年,采集和创作了5万余件乡村影像资料。

  “我们60位摄影师拍下的美丽乡村,它的美落在现实,不是一种面子上的美,是融入了它的生活、记忆与思考,是有滋有味有呼吸的。”傅拥军说。

  乡村是中国的根基,是乡愁的寄托。以影像的方式调查、记录、留档,这种影像不单单是影像,更在转化为一种介入现实的力量,发挥乡村振兴的潜能。

  “这是最好的带货”

  每年三四月,一片香雪李海。三泉王村这漫山李花绽放的盛景,周国峰和他的同行们几乎一年不落,但从没摄影师好奇这一大片李树林后来发生了什么。

  四月的尾巴,李花谢尽,枝头新冒出一簇簇指尖般大的青绿小果。

  周国峰又来了,村里转,山上钻,时不时咔嚓几张。“碰到的村民都很热情,而且都跟我说,过两三个月,一定要再来,尝尝熟透的红心李。”周国峰对这片李树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三泉王村是全国最大的红心李集中栽种地之一。因富硒土壤,出产的红心李是全村人的自豪,“跟其他的(果子)两样煞的”。周国峰有个想法,拍一组“一颗红心李的故事”。

  夏至时节,红心李终于熟了。

  “李子么,再甜能甜到哪里去?”周国峰不抱太大期望地咬下了亲手摘的红心李,“真甜!”终于明白,村民的自豪是多有底气了。

  可是,红心李其貌不扬,果皮青中带一点点红,怎么才能拍得更有可看性、艺术性?经指导老师提醒,周国峰想到了切果。

  漫山切果,切的是还挂在果树上的果子。“这一刀,切面要齐整,不能有一棱棱的割痕,那颗果子,光线也要选好,背景要干干净净的。”

  周国峰切了20多颗红心李,最后完美一刀,一颗完美的红心李永远定格在镜头中。

  展览期间,这颗李子被放大在一整面墙上,成为全场最诱人的亮点。果皮最外面,是一层粉霜,那是红心李本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质,雾似的质感衬得果肉越发红艳诱人,而渗出的汁水恰好停在了切面的下缘……

  “这是最好的带货了。”三泉王村的村党委书记王海勇说,人人都知道萧山所前镇的杜家杨梅,这回终于轮到三泉王村的红心李了。

  认了个奶奶

  浙传在读研究生舒思维,和灵山村青娣奶奶以美颜相机拍下的那张合影,是整场展览上最温情,最可爱的。“咦,我怎么戴了个东西?”青娣奶奶好奇的那句嘀咕,好像透着相片就能听到。

  小舒是傅拥军带的研究生,也报名参加了这次的影像田野调查活动。在灵山村,小舒“蹭吃蹭住”了很久,每晚,她会抽出时间陪奶奶看会儿电视。青娣奶奶一般十点睡,她爱看“萧山戏迷”那个频道,还有一些家庭剧。有一次,遥控器翻到了湖北的新闻,小舒还给青娣奶奶讲了讲她老家的事儿。

  小舒在手记里写:

  许叔叔(青娣奶奶的二儿子)跟我说,家里的一砖一瓦是我们拼搏出来的。雅红阿姨跟我说,要不怕苦不怕累。

  许叔叔白手起家,早年在外打工,后来回到萧山办厂。雅红阿姨早年在深圳打工,做过基础的流水线工作,后来自学电脑,学设备操作维护,学管理等等,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

  敢想敢做敢拼,是二人身上鲜明的特质。他们住的棕红色小洋楼是自己设计,自己选材的,再请人来施工,每天抽时间在厂房与工地间来回奔波。

  许叔叔说,他家的地砖一块要375元。

  当新房建成时,夜晚躺在卧室,那种靠自己努力付出和辛苦经营的所得,实在太有成就感了。

  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系列采风报道《风从田野来》正在持续推出,我们的记者将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深入浙江大地,观察、寻访音乐、美术、文学、摄影、戏剧等领域创作者的采风行动。正所谓“你在桥上看云,我在桥下看你”,见微知著,希望和你一起读懂这块土地的故事。


钱江晚报 人文读本 a0002 风从田野来 2022-11-27 钱江晚报2022-11-2700027;钱江晚报2022-11-2700023;钱江晚报2022-11-2700020;钱江晚报2022-11-2700028;钱江晚报2022-11-2700014;钱江晚报2022-11-2700011;钱江晚报2022-11-2700016;钱江晚报2022-11-2700029 2 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