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做运动员还是当教练,尤帮孟专注武道精神
散打第一次进亚运,浙江人就拿了冠军
本报记者 李文瑶
尤帮孟(右)在赛场上对队员进行指导 |
尤帮孟(右)和他培养出的世界冠军郑裕蒿 |
扫一扫 看更多《亚运有约》 |
1998年第十三届曼谷亚运会,武术散打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各国选手都摩拳擦掌,想称霸这个新兴项目,参加65公斤级散打的尤帮孟也不例外。
既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又有绝对的实力,24岁的尤帮孟顺利闯进决赛,最终,毫无悬念地为中国队拿下这枚亚运会金牌。
这是浙江省首个亚运会散打项目金牌,距今已过去了24年。尤帮孟也从运动员成长为了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练员。他的照片挂在体职院的荣誉墙上,他的身影出现在散打队的训练室,陪伴着一批批怀抱散打梦想的孩子们,年复一年。
温州少年痴迷武术
别人觉得苦,他甘之如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盛行习武的风潮。电视里放着《少林寺》,小男孩都想做“武当弟子”,街头巷尾,处处张贴着武馆的招生信息,会一招半式都是一件神气事。1974年,尤帮孟出生于温州临江镇(现鹿城区山福镇)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痴迷武术。守着电视机看武术电影,买本武术杂志抱回家钻研,是他童年最难忘的回忆。
尤帮孟初中毕业那年,他的舅舅看到温州武术院在招生,院长袁镇澜还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这样的好老师,一定靠谱。”想到从小热爱武术的外甥,舅舅当即带着尤帮孟去武术院报名。
事实证明,舅舅的选择是对的。“武术院类似于现在的青少年宫,读书、练武,两手抓。”尤帮孟每天习武6小时以上,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别人受不了机械又枯燥的动作,纷纷放弃,尤帮孟反而越练越起劲,“因为喜欢武术,所以我觉得训练一点都不苦。”
付出很快有了回报。1991年,尤帮孟在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中拿下65公斤级第三名。次年,他因出色的成绩被特招进入上海体育学院学习,大学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及训练,使他的竞技水平显著提高。1994年,20岁的尤帮孟将全国团体锦标赛、全国个人锦标赛、散打擂台赛总决赛等在内的七项冠军收入囊中。他因此收获了“全冠王”的美誉,被武术界称为“江南第一人”,从此威名大震。
曼谷亚运会首夺金牌
决赛之争起了风波
对尤帮孟来说,最难忘的莫过于1998年。那年在曼谷亚运会上,他拿下了浙江首枚亚运会散打金牌。实际上,当时还有个小风波:决赛对阵中国台北选手,第一局尤帮孟轻松获胜,但在离第二局比赛结束还剩10秒时,尤帮孟把对手推下擂台后,下意识跟了一拳,对方随即倒地。
“他下台后我再补一拳,这个行为是犯规的。如果对方确实受伤了,那就判我输,但如果他假装被KO、借此拿到冠军,那结局另当别论。”经现场医务监督人员检查后,确认对方是诈伤,尤帮孟终于拿到了这枚宝贵的金牌。
同年,浙江散打队成立。由于战绩辉煌,尤帮孟被选中担任主教练兼运动员。彼时,队里绝大多数队员年纪仅比尤帮孟小三四岁,昔日师哥一下子成了教练,大家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
“都是练家子,不服气的就来跟我打,打到他们服气为止。”尤帮孟笑道。不仅技术过硬,要让队员心服口服,日常生活中,他也以身作则,训练更刻苦,成绩要更好。2001年,尤帮孟退役,专心做起浙江散打队教练。
散打运动员一般在初中时接受选拔,到打出成绩,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相当于心智培养的阶段都是在运动队度过的。”如今,浙江散打队19人,多是95后甚至00后的孩子。在训练时,尤帮孟是严厉的“老大”,但生活中,他又是慈祥的“师长”。“生活条件的富足、外界的诱惑,让现在的孩子缺少对人生残酷性的思考,没有我们当初的紧迫感。”尤帮孟依然记得自己学武时一心拿奖牌,想打出一片天的心情,所以在他看来,教学的最终原则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融入“刚健有为,自强自立”的中华武道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传承,以师傅教给我们的精神为核心,一代代传递下去。”
不能逃课、不能打架、不能抽烟,是散打队里“铁的纪律”。从散打队里出去的学生,虽然不至于像影视剧中“一个打十个”那般彪悍,但能在“一打十”里护自己周全,“一身功夫要用到正道上,无论是在学院里,还是在社会上。”
在尤帮孟的悉心指导下,他带训的队员们成绩亮眼,2005年江苏十运会收获两金、2006年多哈亚运会拿下一金、世锦赛和世界杯共获七金。他先后挖掘培养出了世界冠军郑裕蒿、徐延飞、王永杰,全国冠军王志爽、王敏杰、陈鸿儒、邹佳贝、罗宏刚等运动员,为国家散打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尖子人才。
半生都在当伯乐
国歌定会在杭州亚运会奏响
接触散打的33年时间里,尤帮孟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一路上总能遇到指点迷津的人:推荐他进入武术院的舅舅、温州武术泰斗袁镇澜成为了他的“伯乐”,还有家人大力支持他的散打事业。“那个年代,成为专业队散打运动员就是有了‘铁饭碗’,对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是求不来的好工作。”
但现在,孩子们的出路多了,选择多了,进专业队训练不是唯一的选择,招生时常面临着有的好苗子不肯来,或在取得健将运动员等级后放弃训练去读大学等情况。散打运动员退役后,有的考特警,有的当老师,极少数还会做保镖。尤帮孟表示,这几年,不少省散打队队员退役后回到了家乡,组建散打队伍。如今,浙江省11个地市中,有7个地市都组建了散打专业队,为浙江散打队的后备人才选拔提供了人才库。
近年,随着张伟丽等自由格斗运动员的出圈,很多人会把散打和自由格斗技放在一起比较,都是能打的实战派项目,但两者却不一样。“希望武术散打早日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和职业联赛双管齐下,让运动员既能享受奥运荣光,又可以在职业联赛扬名立万。”
因为国家队中的浙江籍散打队员所处级别并未划入亚运会项目,所以明年亚运会上并没有浙江籍散打运动员的身影。但尤帮孟表示,有机会的话一定会组织队员到场观看,近距离感受亚运会的氛围。“虽然现在伊朗等国家散打实力强劲,但中国在这个项目上还是有不凡的实力,包揽金牌可能比较难,但国歌定会在家门口的亚运场馆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