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小时·读城记

连续多日,杭州市急救中心的接警量和出车量缓慢下降
向好的信号背后,是很多与时间抢跑的人——

转岗14天,这件事最让他高兴

  1月1日,接警2135次,出车1152次;

  1月2日,接警2082次,出车1075次;

  1月3日,接警1875次,出车984次;

  1月4日,接警1712次,出车878次……

  这是1月5日下午,钱江晚报记者从杭州市急救中心了解到的数据变化。

  和最高峰时相比,急救中心的接警量和出车量都有一种缓慢下降的趋势,尽管出车量依然处在高位。“这个数据比往年同期仍高不少,但随着市级医院医生、公交集团驾驶员、社会面支援急救员等力量的支援,人员紧张情况已得到缓解。”杭州市急救中心医生冷毅伦说。

  在这些缓慢变好的信号背后,是很多人的努力,也包括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日夜忙碌,与时间抢跑。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位。

“那是救命啊,必须要抢时间”

  1月4日,是应杭第二次到杭州急救中心上岗,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8点半,12个小时。这天,应杭驾驶的急救车接到系统派单5次,而上次1月2日他共出车7次。

  应杭本是杭州公交司机。十几天前,随着全城急救任务量的攀升,杭州市公交集团支援市急救中心两批共90名公交车司机开始上岗,承担起救护车驾驶员的工作,应杭就是其中之一。

  昨天应杭在家休息,但依旧关注着工作群里的消息,看到待命的救护车从20辆减到15辆,他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应杭开公交车已经有20年,开救护车却还是头一回。

  他本是杭州公交汽三分公司五车队6路公交车的司机,疫情起伏这三年里,他成了一名“公交逆行者”。2020年初,应杭主动报名成为“火车东站应急小分队”的一员;2021年,“火车东站应急小分队”取消后,他又投入到火车东站“战疫橙意暖巴”的岗位上;几天前,“战疫橙意暖巴”的工作结束,他又报名成为杭州公交支援120急救中心的志愿者。

  1月2日那天,应杭早早来到120救护车交接班的地方。穿戴好防护用具,检查车辆例保,加强车辆安全检查,对车上易污染的部位进行擦拭、再消毒……这样的流程应杭已很熟悉,但实际操作还是有点紧张,担心失误。

  “救护车毕竟和公交车不一样,需要及时、准确完成任务。”应杭一遍遍梳理急救知识,牢记救护车上各类仪器设备名称等。

  接到的系统派单没有不紧急的,对于应杭这样的老司机来说,确保车况安全良好是前提,同时他会特别注意路况和平稳行驶,“让患者和医护人员舒适一些。”

  应杭说,无论多急,都需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抢时间,如果足够安全,可以抢信号灯。

  刚开始时,他遇见红灯会紧张,不过多数社会车辆会主动避让,“还有交警,看到救护车也会帮忙引导,好让我们顺利通过。”

  尽管才值班两次,应杭感触蛮多,“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他的两次值班中,有年轻人心率过高的,也有年长者头痛没力气的,还有发生交通事故的。

  开救护车对应杭来说不难,稍加熟悉就能上手,难的是,要准确及时找到患者,并尽快将他们送到医院。

  大多数求助的患者年纪比较大,住在老小区里。有一回,患者住7楼,没有电梯,医生和担架工没法把人抬下来。应杭一口气跑上去,帮着把人抬到车里,一刻不敢耽误,赶紧发车,“那是救命啊,必须要抢时间。”

  和应杭搭的担架工也是从各单位过来的志愿者,大家互相配合。

  “送完一趟,回到待命的地方,可以稍微缓一下。”即使这样,大家仍始终处于待命出发的状态。

  要吃饭,是有空时在救护车边快速吞咽几口,因为没人晓得下一次派单会是什么时候。

  很累,但想到每次出车就能帮到他人,应杭觉得值得。“看到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地抢救病患,我能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支援,很有意义。”应杭说,作为一名公交司机,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助人办法,“其实,大家都很辛苦,包括担架工、医生。”

转岗14天,这件事最让他高兴

  1月5日是薛洪群转岗的第14天。做了21年公交司机,他在2022年12月23日临时成为救护车司机。

  1月4日的12小时夜班里,他出车6趟。尽管很累,但这个数字让他高兴,“出车次数明显比前几天减少了。”

  转岗至今,他没有休息一天,瘦了五六斤。

  48岁的薛洪群,是公交一公司156路公交车的司机。因为工作出色,他成了和应杭一样的“战疫橙意暖巴”司机,负责转运工作。十多天前,又转岗到了急救中心。

  刚开始人手紧缺,一辆救护车上只有司机和医生,所以司机得“身兼多职”,还当起了担架员、医生助手。

  新年开始,更多的支援到了,担架员配齐了,但薛洪群还是会搭把手,他说“养成习惯了”。

  出车最多的一次白班,薛洪群跑了18单;出车最多的一次夜班,也有12单。其间几乎没有时间让他喘息,基本上一单刚结束,另一单马上接上。

  为了防止打盹,薛洪群在车上准备了风油精和浓茶;肚子饿了,就吃点泡面和面包。

  因为开救护车,薛洪群看到了更多真实的人间疾苦和生老病死。

  看到老人奄奄一息躺在家里,他会不忍心地转过头;而看到医院急诊室里分秒必争的医护人员,他既佩服又心疼……

夜间出车量减少了,期待更多好信号出现

  “我昨天值班24小时,睡了可能有3个小时。”28岁的冷毅伦告诉记者,这是他最近休息时间最长的夜晚。

  冷毅伦是杭州市急救中心急救医生,工作岗位在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急救点。

  从1月4日7:30到1月5日7:30,冷毅伦出了18趟车。“前几天最多时一天出25趟车。跟去年12月相比,这几天稍微降下来些。但是跟往年同期比,还是很忙的。”

  有一次,凌晨3点,冷毅伦累到站都站不住,就拿出冰袋敷脸,给自己物理刺激。虽然又累又困,但他的精神依然高度紧张,随时保持待命状态。

  冷毅伦说,这两天白天的出车量跟往常差不多,而晚上明显减少了。“除非是重症,一般都会等白天才找120。”

  “还有一个变化是,前段时间出车以老年人紧急送医为主,近期开始承担一些将好转的病患送往康复医院、二级医院等缓解医院住院压力的任务。”

  这位年轻的医生最后说,期待有更多的好信号尽快出现。


钱江晚报 小时·读城记 a0004 转岗14天,这件事最让他高兴 2023-01-06 钱江晚报2023-01-0600010;钱江晚报2023-01-0600012;钱江晚报2023-01-0600013;钱江晚报2023-01-0600014;25266043|;25266040|;25266041| 2 2023年0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