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小时·聚焦2023浙江省两会

7个全科诊室“火力全开”,就诊延至晚9点,钱报记者探访杭州基层医疗机构

应对疫情冲击,“家门口的医院”很给力

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入新院区,硬件提升

  “今天还算平稳,早上差不多有200位病人。”杭州西湖区紫荆花路108号,坐落着崭新的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达6200平方米。一楼全科诊疗区,综合显示屏不断滚动叫号。登记台的护士一边记录信息,一边安排患者就诊。

  钱报记者采访当天,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人员排班表。表格里,不少名字后面都写着:公休3天。

  文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50多人,其中卫技人员119人,在这一波感染高峰中,几乎都中过招。“只能保证高烧那几天休息,最多也就3天。很多人是只休息了一天就带病上岗。”

  从1月6日开始,全科门诊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这样的安排,保证了上班族的就医需求,而医护人员则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新设肺部CT和新冠检验套餐,居民实现家门口就医

  这段时间来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大多以新冠感染后的诊治为主。

  “有的咳嗽一周,有的胃口比较差。”这其中,六七成患者经检查后,确诊感染肺炎,需根据病情对症治疗。而肺炎的确诊,得益于中心CT设备的启用。

  2022年11月28日,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入新院区。硬件提升,一些新项目也随之开设。“还好搬入了新院区,12月份疫情出现新情况,新开的项目对诊断、评估、治疗起到了大作用。”全科科长胡鸣宇介绍,中心的全科医师需要对居民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再予以处理。一般患者可在门诊进行输液、雾化、抗炎等治疗,急、危、重症患者转省市级医院诊治。

  去年12月中旬,中心推出肺部CT项目,开单后半小时可完成检查,1小时内出报告。仅12月已完成1200多人次的检查。以往,这些患者只能到省市级医院。

  据了解,目前,杭州主城区的上城、拱墅、西湖、滨江共有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供CT检查,占到这四个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58%。

  最近在日常门诊诊疗中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除呼吸道感染症状外,还可能累及心血管、消化道、肾脏等多个系统。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尤为重要。像文新街道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针对阳康人员推出了系统的检查套餐,包括急诊生化6大项目和新冠阳后查体11个子项目。

  据统计,去年12月以来,该中心新冠检验套餐检查2326人次,肺炎支原体检查3866人次,为尽早识别出并发症,及时处置和转诊、改善预后赢得了时间。

  如及时雨般的举措有不少。在退烧药一药难求的那段时间,服务中心推出解热镇痛、宣肺止咳等方剂,至今开出近4000剂,帮助患者缓解病情。

7个全科诊室“火力全开”,就诊时间延长到晚9点

  去年12月4日晚,杭州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覆盖辖区11.6万常住人口、4万余流动人口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直击疫情的最前线。

  半个月前,诊疗区人头攒动,一位全科医生的日接诊量达100多人,中心7个诊室全部开诊,就诊时间延长到晚9点,以应对不断增加的新冠感染患者。

  “早上7点半到岗,一到诊室坐下,病人一个接着一个,不可能离开座位。”全科主治医师姚乐燕,已在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10年。

  这两年春节,她都在隔离点度过,最近这一个月工作的高强度,仍让她措手不及,“早上的病人看完,差不多要到中午12点以后,马上下午的病人又要接上。看着二三十个病人在外面等着,每个医生都很自觉地放弃休息。吃饭就是随便扒拉几口,连水都不敢多喝,要把上厕所的时间也省下来。”

  一天接诊八九十个新冠病人,是姚乐燕和同事的日常,为此,她常常失眠。“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另一重身份是家庭签约医生,一边门诊看诊,一边接听居民咨询电话——“我在听,你有什么情况请说……”

  这种双重忙碌,几乎医生们都经历过。

  以姚乐燕为例,她是1300位居民的签约医生,其中65%以上为老年人。去年12月25日,她自己还发着烧,在家一天接了四五十个咨询电话,还要应对四五十位签约居民的微信问诊,手机根本放不下来。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凌晨3点仍有居民在线咨询

  “凌晨三四点,工作手机响了,有居民问,自己肺不好,感染了新冠该怎么办。”在文新街道,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一万多人,疫情冲击下,签约医生就像是他们能抓住的救命稻草。有的居民着急之下,也会拨打中心对外公开的电话咨询。

  “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从下午1点半到3点半,俩小时接了70多个电话。”综合办公室主任李少仁坦言,电话那头的手足无措是相似的,“多是老人,有基础疾病……”

  通常情况下,医生们会询问患者身体情况,有没有发烧?烧到几度?身体有什么不适?

  几天前,姚乐燕就接到一位92岁老人家属的咨询。考虑到老人的年纪,她担心老人存在肺部感染,有沉默性缺氧情况,“检查后发现氧饱和度只有74,赶紧让家属送到上级医院治疗。”

  这样危急的情况并不多见,很多时候,姚乐燕和同事们更多的是解释。

  “低烧的年轻人,建议他们居家观察;情况还好的老年人,宽慰他们不要紧张。”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让患者心有所信。

  即将到来的春节,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又将经历一次实战检验。“下面4个站点轮流抽调医生来坐诊,所有护士进入门诊夜班轮值,还安排了备班人员,就是希望通过任务分解,尽量减轻一线工作人员的压力。”

  好在,好消息已经不断传来,比如,几天前,一位患者给服务中心打来反馈电话:夫妻两人都70多岁了,前段时间感染新冠,来服务中心配了几剂中药,如今体温已经正常,人也舒服了很多,想问问要不要再配点药。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病人好转,这是最大的安慰。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要突出保健康防重症,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医疗物资保障能力、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保障水平,提高疫苗接种率和科普实效性,尤其在医疗卫生方面,要新改扩建规范化村社卫生室500个。

  “工作十年,单位业务用房从1000平方米到3000平方米,再到现在的6000多平方米,设备从无到有,从低端到高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姚乐燕说,政府投入加大,不断改善基层就医环境和硬件设施,充分筑牢疫情防护的第一道防线,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真的很用心用力。

  这份政府工作报告,让医护人员更有信心和力量。这张基层医疗防护网将越织越大,越织越紧,真正实现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钱江晚报 小时·聚焦2023浙江省两会 a0002 应对疫情冲击,“家门口的医院”很给力 2023-01-13 25295849 2 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