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人文读本

杭州体育馆、笕桥机场、杭州剧院、望湖饭店……
他的设计让我们与这座城产生密切的情感联系

建筑可读,城市可忆


葆亨
笕桥机场
杭州体育馆
杭州剧院

  杭州体育馆、笕桥机场、杭州剧院、望湖饭店……

  他的设计让我们与这座城产生密切的情感联系

  建筑可读,城市可忆

  本报记者 章咪佳

  2023年1月12日午后,栖霞岭华北饭店露台。

  一架无人机即将起飞。飞机的第一个拍摄目标是杭州饭店的小礼堂——当冬天树木凋零时,建筑物方显身姿。

  这是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唐葆亨先生在1959年设计的一件作品。小礼堂依山傍水,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晚宴所设地点。而一年中春夏秋,这座湖边建筑从不露声色,几乎完全掩映在栖霞岭中。

  因为负责制作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70周年庆的影像,建筑设计师俞元坤认识了唯一一位与省院同龄的大前辈唐葆亨。过去几年里,他还经常在院里见到这位鹤发老人指导年轻设计师工作。在深入了解唐先生的故事后,俞元坤决定重新拍一遍先生的作品。

  唐先生属兔子,今年96岁。

  他的名字是非常陌生的。联络采访时,一批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鲜有听说过老先生的。

  但他又是十分熟悉的名字。这座城市中许多经典的地标建筑物:杭州体育馆,杭州剧院,笕桥机场,西子国宾馆,望湖宾馆……背后都是这个名字,设计大师唐葆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授予,是杭州市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唐先生1946年至1952年就读于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的建筑设计专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出道的第一批精英。他们这一代建筑设计师,在最有可为的壮年默默奉献,日后逐渐成为隐没在那些著名建筑背后的名字。

  但他们素来自有一身优雅的“铠甲”,抵挡了外在的顺流、逆流,把这些通通转化为创作的动力:

  1965年,唐葆亨受命设计浙江省体育馆(今杭州体育馆)。他窝在工棚里整整四年,一面和建筑工人一起工作,一面研究如何改良设计节省经费,设计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马鞍形悬索屋盖室内运动场。

  1971年,杭州全城动员,迎接尼克松总统来访。当时,杭州只有一个小小的军用机场,没有候机楼,无法起降大型飞机。扩建笕桥机场的指示紧急下达,近6000平米的候机楼连设计带施工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

  作为这项工程的建筑师,唐葆亨决定施工全部采用干作业。他设法采用淡米色的织锦,用湿裱的方法贴到墙面的木基层上,不仅解决了常规墙面油漆施工的异味问题,还使贵宾厅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这可能是第一次使用“丝绸墙布”的装修工程。直到6年后的1978年,我国才第一次制造出墙纸,用于建筑内墙墙面装饰。

  1973年,杭州剧院的设计任务下达后,唐葆亨站在基地上,看着红太阳广场(今武林广场)北面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今浙江展览馆),他发现之前构想的“用江南传统风格来营建一个现代化剧院”的思路不再适合。杭州剧院是这个广场的“二当家”,它既要有表现城市属性张扬的一面,又不能撼动展览馆作为广场主角的地位。在一遍遍考察和推敲后,他采用了南北对称布局,主立面朝东面向广场,东立面和南北门廊为成片的玻璃幕墙,通透的光线让剧院的空间流动了起来,形成了延续的城市空间。挑檐宽大而简洁,没有任何装饰,观众厅和舞台造型纯净。

  杭州剧院的设计,完全符合唐葆亨的师爷爷、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所说,“一切建立在合理地分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今天的人们是否还愿意去理解城市里的公共建筑?

  我想起一个杭州老乡的故事。1943年,常书鸿先生来到敦煌,准备长期驻守莫高窟。刚刚结束在莫高窟临摹壁画的张大千,正准备离开,临行前送给常先生一份手绘的敦煌地图,上面做了不少标记。常书鸿按图寻去标记所在处查看,什么都没有。直到有一天,大雨过后,常书鸿在巡视中发现张大千标记过的地方都长出了蘑菇,原来这是一份野蘑菇地图。在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敦煌,野蘑菇可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一座城市的独特建筑,就像是这些野蘑菇。这是凯文·林奇所说的“城市意象”,“老百姓如何通过景观和设计来认识一座城市,并且与这座城市产生情感上的联系。”

  在得知有机会可以采访唐葆亨先生,我非常兴奋:唐先生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在杭州市安吉路18号,这座大院对门就是安吉路实验学校(安吉路19号),我的母校;后来我就职的浙江日报社,体育场路178号,紧挨着唐先生最满意的作品,杭州体育馆。

  结果,唐先生并不理会我攀缘,他不愿意多谈自己。

  最终我与老先生的这场对话,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展开,并且它仍然在时间和空间中继续生长:其实我们在这座城市中,按图索骥唐先生播种的“野蘑菇”,并用它们来制作个人成长的人生地图——这才是“安吉路19号”与“体育场路178号”于我个人的意义所在。

  规范永远在期待天才的偏离。

  这句写在采访本扉页上的话,本是用来刺激自己创造的勇气。在认识唐先生之后,我慢慢找到一种答案——唐先生的思想与创作,值得一次严肃、细微,也更雄心勃勃的探索。

  而这一次对他所构建的城市记忆、形象的追寻,更是有关我们自己。记忆其实在未来。


钱江晚报 人文读本 a0005 建筑可读,城市可忆 2023-01-15 钱江晚报2023-01-1500019;钱江晚报2023-01-1500021;钱江晚报2023-01-1500018;钱江晚报2023-01-1500014;钱江晚报2023-01-1500023;钱江晚报2023-01-1500027;钱江晚报2023-01-1500029 2 2023年01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