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小时·焦点

文章导航

2022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本报记者采访享受育儿补贴的家庭——

给你发钱
你愿意生孩子吗

专家:鼓励生娃要有更多普惠服务和社会支持

视觉中国供图
杨军(左一)和家人在一起(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中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这意味着近61年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数字背后的问题让人担忧,生育率究竟该如何提升?这两天,“缩短教育时间能提高生育率吗?”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3亿。

  中国已进入低生育率社会阶段,几年前,各地陆续出台政策鼓励生育,最直接的就是现金补贴了。那么问题来了,按照目前的补贴政策,你愿意生孩子吗?

  全国首个拿到育儿补贴的奶爸:

  尿不湿不用自己掏钱了

  “每月我们家能领到500元补贴,大约可覆盖一半的育儿支出。”攀枝花市东华街道的二孩爸爸杨军向钱江晚报记者展示了一张最新的月账单:今年1岁半的女儿要花掉尿不湿455元、奶粉315元、玩具衣物等其他支出246元,总共1016元。

  杨军是全国第一位申领到育儿补贴金的人。从2021年6月12日起,攀枝花率先施行鼓励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子女的,每月可申报领取500元育儿补贴金,直到孩子3周岁为止,总共可领取1.8万元。截至去年底,杨军已拿到3500元,2022年度的育儿补贴金将在今年一季度兑现。

  那么,育儿补贴让攀枝花市民生更多孩子了吗?“较政策实施前一年,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二孩出生增长5.58%,三孩出生增长168.40%。”当地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钱江晚报记者,2022年下半年最新数据尚未公布,不过在当地政府看来,“在国家全面三孩生育政策与市里育儿补贴政策效应叠加下,市民生育积极性确实有所提高。”

  育儿补贴对当地的正向刺激还是显而易见的。在攀枝花市一家企业工作的李晴(化名)正处于育龄期,一直在犹豫生还是不生。她留意到,政策出台后的一年半内,身边已有五六名意向生二孩的同事陆续怀孕、生娃。大家普遍认为,“有这个钱可以拿,总比没有钱好。”

  如今在国内多个城市,育儿补贴金额大多累计在2000元至4万元不等,数额较多的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生育三孩给予一次性奖励金2万元,且孩子3周岁前,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

  育儿补贴只是政府“政策工具箱”中的一项,此外还有购房指标、托育服务、教育减负等系列政策组合拳,比如杭州、南京、厦门、长沙等地,“二孩或三孩家庭,允许新增购买一套住房”;甘肃省临泽县和济南市,为二、三孩家庭提供购房补助、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苏州、合肥等地加大财政支持,解决0~3岁幼儿的托育难题。

  在日本生了俩娃的杭州人:

  每月都有补贴,但养娃远远不够

  各地政府政策频出,发钱、补贴能促进中国生育率有较大转变吗?在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看来,可能性不大。

  “日本、韩国生育率的下降比中国要早,同时中日韩三国在文化上有相似的地方。”任远说,“从已有的文献看,日本和韩国的生育津贴政策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在日本,补贴确实减轻了一些养孩子成本,但是生不生孩子这件事,没看出有太大影响。”在日本大阪生活了24年、生下两个孩子的杭州人王雅茹(化名)说。

  王雅茹和丈夫都是拿到日本永久居住身份的浙江人,“只要加入日本的健康保险,怀孕期间、孩子出生后都能享受到福利和补贴。”王雅茹说,“在我的办公室一共有12位女性,只有两人有孩子,1人结婚没有孩子,其他9位都是单身。”这些补贴与政策,并没有打动日本女性结婚生子。反映在日本楼市,最受市场欢迎的公寓以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为主。

  2000年,王雅茹到日本留学,2005年,第一个孩子出生,日本政府提供了30万日元(约人民币1.6万元),今年4月1日起,这个数字提升到了50万日元(约人民币2.6万元),“足够支付在医院生孩子费用了。”女儿出生后,王雅茹每月领到了1.5万日元(约人民币786元)的育儿津贴,直到女儿3岁。这之后,王雅茹每月领到1万日元(约人民币524元)的儿童津贴,直到女儿15周岁后的第1个3月31日为止。

  2012年,王雅茹的儿子出生了,每月领到的育儿津贴、儿童津贴也是同样的数目,但是和育儿成本相比,这些钱杯水车薪。“如果读公立学校,教育成本不贵,但是我女儿从初中起就读的私立学校,学费87万日元(约人民币4.5万)一年,加上教辅费用,每年要花100多万日元(约人民币5.2万)。”王雅茹说。

  最让王雅茹省心的政策,是针对孩子的医疗补贴,“从小学到高中18岁毕业为止,孩子每次看病最多超过500日元(约人民币26元)部分可以全额报销,每月最多支付1500日元(约人民币78元)。”

  从日本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来看,从1990年的1.6,2000年的1.37,2010年的1.34,到2020年的1.3,整体呈现为在低水平稳定且略有下降的态势,反映出日本的生育支持措施,并未促进生育率有效上升。

  “无论在东亚还是在欧洲,对于生育和家庭发展有丰富的政策工具。不过不同政策对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产生的影响也并不相同。”任远总结道。

  生育保险、灵活用工……

  生娃要有更多社会支持

  在浙江以及长三角地区,年轻人是怎么看待鼓励生育政策的?

  钱江晚报记者针对长三角适婚年轻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58.59%的人对深圳的补贴数字不感冒;“如果多孩家庭享受的补贴更多,你愿意生几个?”的问题中,61.35%的人仅愿意生1个,34.36%的人愿意生2个,3个及以上的人占比甚微。

  不敢生娃的因素有哪些?综合另一份问卷调查的结果,收入、住房、带娃、教育等方面的顾虑占比均在60%以上,养娃经济压力大成为最主要因素。也有不少参与者提出“社会福利保障”“女性事业的影响”等因素。

  目前的补贴政策不能有效鼓励生育,那社会应该做些什么?“育儿假、哺乳假、减免税收、工作和家庭的支持、企业提供生育保险、灵活的用工制度,方法有很多,需要了解民众最迫切的困难、最迫切的需求,从而来增加民生福祉。”任远建议,需要结合不同地区人们的具体需求,提供相适应的生育支持政策。

  “提高生育率,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病区主任周坚红说,在今年的浙江省两会上,她带来了一份提案,重点面向0~6岁婴幼儿和适龄婚育妇女,从妇产科医生的角度,提出在大学课程中设立生殖健康教育选修科目,助推生育意愿。此外,周坚红建议将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等费用较高的检查纳入医保范畴,以及降低剖宫产率等。

  在“浙有善育”的角度,浙江在去年也出台了实施方案,从生孩子的保驾护航,到婴幼儿照护人才的培养等落地,针对的是“生”和“育”的问题。

  如今,社会的主力生育年龄段为“80后”“90后”,“00后”也即将或已开始加入生育队伍。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口,任远提出应该有不同的服务和体制,如青年人口要在婚姻上给予支持;生育期的人口要给予产假、陪产假、婴幼儿托育托幼的普惠服务支持,对年龄大的女性生育,要加强大龄生育的服务等。


钱江晚报 小时·焦点 a0004 给你发钱
你愿意生孩子吗
2023-01-18 钱江晚报2023-01-1800010;25317036;钱江晚报2023-01-1800013;钱江晚报2023-01-1800014;25317037|;25317038| 2 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