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2版:新春特刊

周华诚之远

从稻田出发
开启大地上的写作

  从稻田出发

  开启大地上的写作

  年终岁尾,大家总是会容易生出一些感慨。尤其是最近三年,每逢过年,特别容易让人思考人生。我最近也思考,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是谁?

  在七八年前,我是一名媒体人,后来我回到老家,跟父亲一起种田。这样我又有了另一个身份,农民。我又带了好多城市里的朋友一起种田,他们就叫我稻长。水稻的稻。

  所以,这很有意思,我重新回到了村庄,过起了一种大地上的生活。我既种田,也写作。这样的身份切换,也很有意思。

  我的家乡,在浙江常山县,我小时候就在村庄里长大。这就是我的第二个问题——我从哪里来?

  当我离职之后,我特别想回到乡村,回到有森林、有溪流、有花香、有果实的地方。在乡村,晴耕雨读的生活方式,是我觉得特别美好的选择。

  这使得我从2015年之后,把注意力放在了乡村的生活方式和稻田相关的创作上。我写了《下田》,记录跟父亲一起,一年到头种植水稻的过程。我写了《草木滋味》《草木光阴》,写下乡野之间的植物与时光。我又写了其他几本书,都跟乡村生活有关。

  然后,问题又来了——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去种田以后,又带了一大批城市的朋友来到村庄,为村庄带来了活力。

  这些朋友,我们叫稻友,各种职业的都有。稻友用艺术的方式做乡村建设,让乡村重新充满活力。这个时候我忽然发现,乡村与城市,其实已经不再有截然的界线。

  从“父亲的水稻田”出发,我开启大地上的写作,写了我的乡村、稻田,也挖掘更广阔深厚的文化。

  我也没有离开城市,杭州依然是我热爱的地方。我一脚在乡村,另一脚也在城市。

  杭州,曾是南宋的都城。杭州的德寿宫,是宋高宗赵构退位以后居住的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常往这个地方跑。我采访了很多各个领域的专家,然后出版了一本书,《德寿宫八百年》。

  有人问我,写稻田,写村庄,跟写这本书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它们都是大地上的写作。都需要像种田一样,极富耐心,一棵一棵地劳作,一粒一粒地收获。

  这个新年,我又收到了出版社寄来的新书,《流水辞:遇见古老廊桥的隐秘之美》。这也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写的是浙江泰顺的古老廊桥的故事。这些廊桥,都是宝贝,都是文物,它们也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民众精神力量的来源。

  重新回到那个问题——我们要去向哪里?

  我想,我们肯定是,内心安稳、脚步坚定,去向更远的地方。

  当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知道自己要去向何处的时候,我们一步一步,走得既坚定,又踏实,我们且歌且行,一路花开。


钱江晚报 新春特刊 d0002 从稻田出发
开启大地上的写作
2023-01-21 钱江晚报2023-01-2100011;钱江晚报2023-01-2100014;25309350 2 2023年01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