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却好寂寞
杭州大姐想找人抱团养老
因疫情暂停的“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也将重启
章 然
汤大姐的乡间别墅 |
抱团养老,是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被频频提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一群老人,不依靠子女,离开传统家庭,搬到同一个地方搭伴养老。
不同于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抱团养老为如何度过老年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这种生活方式在杭州第一次被大家所熟知,还要从6年前说起——2017年5月,退休英语老师朱荣林和老伴王桂芬登报招募几对60岁到70岁的老夫妻抱团养老,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一些老人住进了杭州余杭区瓶窑镇长命桥港东村的一幢乡间别墅。直到2020年初,这个被称为“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的行动因新冠疫情被迫暂停。去年10月,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曾进行回访,得知老人们复盘过那次抱团养老的得与失。
前几天,杭州余杭的汤大姐向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发来求助:她也想搞抱团养老,并招募伙伴。
好山好水,却好寂寞
杭州大姐想找人抱团养老
因疫情暂停的“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也将重启
好山好水,却好寂寞
希望有人来一起养老
汤大姐在余杭百丈建了一座别墅,耗资200万元。除去她和丈夫用的房间,别墅还有10个房间空着。“这么大的别墅就我们两人住,感觉很孤单。想找一些老伙伴来抱团养老,人多热闹啊。”
汤大姐说,之前,她看过一些关于抱团养老的报道。“‘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暂停的消息,我也知道。但我觉得,抱团养老这个模式值得探索,我想试试,给老年人多提供一种养老选择。”
汤大姐说,退休后,她开始思考自己和老伴怎么养老。她在养老经济保障方面没有问题,更关注心理上的需求。
余杭百丈是汤大姐的老家。她年轻时在外打拼,退休后用赚到的钱在老家盖起了这栋别墅。大姐说,她对这个别墅很满意,旁边还有竹海小溪。
夫妻俩决定在这栋别墅里抱团养老,并取得了女儿的支持。“女儿在萧山机场工作。我们不想住在女儿家附近,给他们带孩子。辛苦了大半辈子,老了也该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想舒舒服服过自己的养老日子。”
别墅离医院不远,开车半个小时能到。汤大姐认为,这是抱团养老的基本门槛,已经达到了。
汤大姐打算先为别墅里的6个房间寻找住户。每个房间每月租金1500元,水电费均摊。
至于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汤大姐毛遂自荐,称自己特别爱做菜且特别会做菜,“只要大家每餐付费,其他不用操心。”
汤大姐希望,抱团养老的伙伴年龄在60~75岁,身体健康,性格随和,不会对琐事过于较真。
有了构想,真正实施起来仍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汤大姐对此有心理准备,“不能因为可能出现问题,就退缩。”
想把那种温暖找回来
“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将重启
“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有没有什么新的情况?
3月7日晚,记者联系上了现在的主事人蒋一纯。当年主事的朱荣林年岁已大,同为第一批参与者的蒋一纯接过了接力棒。
“已经打算重启了。”蒋一纯这样告诉记者。
说起抱团养老的日子,蒋一纯说,七户人家,除了个别因特殊原因(如安置房过渡、家中有人去世)有变化,大部分还是抱团养老的初始成员。
那些日子是快乐的,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小摩擦,“主要集中在吃饭问题上,有的人爱吃甜的,有的人爱吃咸的,比如一位来自西安的老人,行李中全是辣酱,怕来这里后吃不到辣的。”
口味的不同,在一起吃饭时会显现出来,不过,这不会引起不和谐。蒋一纯认为,那只是小问题,更关键的是“要把经济账给理理清楚”。
“我们是这样操作的,大家交钱后,合在一起,用来请厨师、园丁、清洁工,剩下的用在餐费上,水电费均摊。”
蒋一纯说,经济账管好了,别的就只是小摩擦,“只要彼此大度、包容点,就不会出现不愉快。”
抱团养老带给大家更多的是温暖。
很多人本来互不相识,入住后一开始保持着“又是邻居又是朋友的不远不近的关系”,但住久了,渐渐熟悉起来,就会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比如有人生病,其他人都会去关心——那种温暖的感觉,蒋一纯就体验过。
“人到老年,对很多东西都看开了,但这种温暖、这种热闹,仍然是我们所喜欢的。”
正是这种温暖感,让蒋一纯觉得:抱团养老很不错,值得复制推广。
“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这次重启,先要找回老成员们,“他们中很多人已经阳过,正在慢慢恢复。我在等大家都安康了,就重启抱团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