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潮新闻·评论

发扬“四千精神”,继续披荆斩棘

  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谈到如何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支持民企发展时,总理强调了三句话:“‘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今后也不会变。”“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要谱写新的创业史。”

  三句话,分别从政策、环境和民营企业家自身三个角度,阐释了民营经济的光明未来,回应了去年以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不正确议论、言论,以及一些企业家因此产生的忧虑。

  三句话,有其内在逻辑——前两句话是外因,侧重为什么;第三句是内因,侧重怎么做。谈到内因时,总理特别提到,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最近几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全国两会,“两个毫不动摇”“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被反复强调,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成为一种非常强烈鲜明的信号。各地也在积极落实中央要求,出台了一系列助企惠企政策,加油门、设路标、完善服务,暖风频吹,类似“既关心浙商飞得高不高,更关心浙商飞得累不累”这样的官方表态,有力回击了“民营经济退场论”等言论,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些够不够?显然总理认为,在此基础上还要调动民营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强调“四千精神”,强调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基于对眼前形势的判断,更是基于对人的精神潜力的信心。

  从历史经验角度,“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短短24个字,浓缩了浙商极致环境下艰苦创业、从无到有的苦和累。也就是这几个字,“量产”了像南存辉、徐冠巨、宗庆后、鲁冠球、李书福这样一批浙商代表人物,创造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奇迹,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不管多难多苦,始终敢为天下先、勇于闯天下、充满创新创业活力,这是浙商群体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成功经验。

  从当前形势角度,环顾四周,国际局势震荡不断,全球经济持续放缓,今天民营企业家遇到的困难,可能并不比市场经济大潮初期要小。今年年初,潮新闻曾经广泛采访浙江民营企业家,推出了开局看信心系列报道。采访中,企业家们或多或少都提到了“外头有点冷,心头有点凉”之类的感受。说白了,今天复杂市场环境给民企带来的严峻考验,就是需要有“二次创业”的心理准备和战略准备。

  从人的潜力角度,有了“四千精神”,才可能有民营企业家下一站辉煌。不可否认,今天一些企业家的灰心不仅源自外部环境艰难,也有部分源自畏难情绪,源自对不确定性的厌恶。政府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全社会加油打气等各种外部助推下,企业家必须把内在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拿出锐气、胆气、勇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握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发挥“四千精神”,激活内在潜力,干出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番新天地。

  所以,尽管今天我国民营经济规模和实力大幅提升,“56789”的特征愈发明显,“四千精神”依旧是民营企业家必备的精神素养和奋斗格局。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依旧激励着全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去拼去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钱江晚报 潮新闻·评论 a0004 发扬“四千精神”,继续披荆斩棘 2023-03-14 钱江晚报2023-03-1400007 2 2023年03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