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潮新闻·读城记

“报警救下女顾客的外卖小哥”报道被人民日报官微转发了
全国网友都在夸他,“社会太需要这样的温度”

穿过杭州的街巷,跑出满满的幸福

郑慧昨天骑着“小黑”跑单送餐
郑慧的妻子和孩子

  昨天上午,见义勇为的杭州萧山外卖小哥郑慧,收到美团颁发的先锋骑手荣誉称号和现金奖励。

  3月6日凌晨,有个姑娘连续订了三单外卖都是白酒。送最后一单的是郑慧,他越想越不对,就短信询问姑娘,对方却说要“离开”了。郑慧连忙向瓜沥派出所报警,民警和他一起冲上楼,就此救了姑娘一命。

  这事经潮新闻和《钱江晚报》报道之后,被包括人民日报官微在内的全国多家媒体平台转载,不少人因此认识了杭州这位善良的小哥。

  有网友评论说:“社会太需要这样的温度:对陌生人问一句‘你还好吗’。”

  也有网友从郑慧当晚劝导小姐姐的短信里读出了人生况味:“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这句话也让我释然不少,小哥是个明白人。”

  更多网友说“小哥心善又心细”,“向小哥致敬!”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跟着郑慧送餐,记录下他的苦与乐。

跑单时穿过老街和农田

他总觉得特别亲切

  郑慧工作的骑手驿站位于萧山进化村。那里约有70名骑手,分白班、中班、小夜班、大夜班。

  郑慧最近值大夜班,工作时段为上午11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中间有3个间隙可以休息。

  “大夜班辛苦一些,但补贴相对也高,可以多挣些钱。我们这个区域,算上我有5个骑手跑这个班次。”郑慧说。

  他把自己的电瓶车叫作“小黑”,“这是我们吃饭的家伙,要好好对待它,我的同事叫我‘黑蛋’,我就叫它‘小黑’。”

  11点不到,郑慧接下了第一单:送汉堡。记者骑上驿站里空闲的电瓶车,一路跟随。

  到了店里,郑慧先拿到一个香辣鸡腿堡和一杯可乐。记者以为是要送给顾客的外卖,结果他却把它们递到了记者手上,“给你的,快到饭点了,怕你饿,你快吃。”

  拿到外卖后,郑慧开始跑单。

  “小黑”驶了3公里,到达一处公寓楼。郑慧坐电梯、敲门、递上外卖。顾客回复一句“谢谢”。这第一单就完成了。

  郑慧说,杭州这地方真的不错,送外卖一年多,遇到的客人都很客气,有时还会送饮料和水给他喝。

  正是因为这些顾客,郑慧觉得这份工作不像是卖力气,而是服务,“所以,我每天都乐呵呵的。”

  第二单,是一杯咖啡。目的地是一个汽车修理厂,送到门口,打了电话,一个高大的小伙拿走了咖啡。

  接单、取餐、送餐……外卖小哥的工作并不复杂,但要是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会特别难熬。

  “下雨天,特别是暴雨,衣服一直是湿的状态。但是,送外卖最赚钱的日子,往往就是坏天气的时候,像今天这样让人很舒服的好天气,单量就比较少。”

  郑慧告诉记者,送外卖时,穿过一些老街和农田,会觉得特别亲切。他不是很喜欢高楼大厦,就喜欢看路边盛开的油菜花和田里的水稻。

  趁单量不多,郑慧来到一处十字路口,那里的树荫下,五六位骑手集聚着稍事休息。

  “黑蛋,你拿到见义勇为奖励了,很光荣啊。请不请我们吃饭?”

  “这一单补贴4块1,你要不要?要的话给你。”

  ……

  郑慧一下子成了话题中心。

  有小哥告诉记者,上次有个姑娘差点被侵犯,也是郑慧报的警。

  郑慧听了笑笑说,这些事都是应该做的。

当骑手不到一年月入过万

他坚信美好生活靠不懈奋斗

  31岁的郑慧已经有三个娃,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甜蜜系数乘三,肩头的担子也跟着乘三。

  郑慧的老家在安徽蚌埠固镇县李甘村,一个以平原为主、几乎没有工业的小村庄。

  8年前,大女儿出生不久后,他来到萧山打工,入职了一家纺织厂。“父母是农民,家里没有太多收入。女儿出生了,就要为她多考虑,所以我跟爱人来到杭州打工。”

  彼时,郑慧与爱人每人每月工资四五千元。

  7年前,老婆再次怀孕,生下一对龙凤胎。

  2022年4月,郑慧转行当外卖骑手,“对工厂那种密不透风的工作氛围,有些厌倦了。”

  从一开始不熟悉路,送每一单都要导航,到后来方圆5公里内的商户都熟络,郑慧渐渐得心应手,月收入很快冲上万元。

  “虽然不算富裕,但老婆孩子热炕头我都有,回家有一口热饭吃,觉得很幸福了。”

  为了养大三个孩子,目前爱人和父亲也在打工,母亲则在老家帮他们带娃。

  “爱人在工厂上班,我爸在萧山衙前做木工。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辛苦的地方,但都在为这个家而奋斗,这种齐心协力的感觉挺好的。大女儿9岁了,昨天跟她讲了我报警救人的事,希望她能觉得爸爸好样的,从而更加上进。”

  郑慧坚信,美好的生活要靠不懈奋斗,当然,其间有时也要放松一下。


钱江晚报 潮新闻·读城记 a0007 穿过杭州的街巷,跑出满满的幸福 2023-03-16 25528894 2 2023年03月16日 星期四